擊碎破產流言?OpenAI營收將達10億美元
來源丨微新創想(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巴里
編輯丨信陵
題圖丨圖蟲創意
8月30日消息,一位知情人士向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透露,通過銷售AI(人工智能)軟件和驅動其運行的計算能力,OpenAI預計將在未來12個月內實現超過10億美元(約合72.9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此前,這家估值近300億美元的生成式AI超級獨角獸預計今年的收入為2億美元。
該報道還稱,OpenAI目前每月的收入超過8000萬美元(約合5.83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全年的收入僅為2800萬美元。
盡管營收增長數字喜人,但OpenAI卻因開發GPT-4模型和ChatGPT虧損了約5.4億美元。
除了 ChatGPT的收入之外,OpenAI還通過直接向開發者和企業出售其AI模型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訪問權限以及通過與微軟合作來賺錢,微軟在今年1月曾向該公司投資了超過100億美元。
生成式AI頂流“人紅是非多”
作為生成式AI的頂流,OpenAI正在遭遇潛在的危機。
印度新聞媒體平臺Analytics India Magazine近日的一份報告稱, OpenAI可能在2024年底破產。
報告稱,OpenAI僅運行其人工智能服務ChatGPT每天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0萬元)。OpenAI目前正處于燒錢的狀態,盡管該公司試圖通過GPT-3.5和GPT-4來實現盈利,但目前還沒有能夠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實現收支平衡。
報告還稱,自從其開始開發ChatGPT以來,其虧損額在5月份翻了一番,達到了5.4億美元。微軟對OpenAI投資了100億美元,這可能是目前支撐該公司運行的原因。但該報告稱,如果OpenAI不能很快獲得更多資金,該公司可能不得不在2024年底之前申請破產。
圖源:OpenAI官網
英國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Omdia的首席分析師馬克·貝庫(Mark Beccue)也認為,像OpenAI和英國Stability AI這樣的開源AI公司很難盈利,因為可能會無法收取足夠費用來抵消高昂的計算成本,要將文本轉圖像的AI商業化會很困難。
雖然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推特上表示OpenAI破產是無稽之談,但這些隱患仍值得AI大模型創業公司深思。
擁有全球過億用戶的ChatGPT,如今也正面臨流量下滑的風險。
根據網站數據分析工具SimilarWeb調查顯示,ChatGPT訪問量增長率在過去幾個月間一直在下滑,1月份的環比增長率為131.6%,2月份為62.5%,3月為55.8%,4月份大幅縮水至12.6%,到了5月僅為2.8%。
除此之外,OpenAI還面臨非常嚴峻的GPU(圖像處理器)限制。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曾公開表示,現在最大問題是受限于GPU短缺,算力不足,產品的速度和可靠性都跟不上。
此外,頂尖人才流失,也給OpenAI帶來了巨大危機。
今年早些時候,The Platformer的一份報告稱,有超過12名谷歌員工加入OpenAI。
例如,著名AI研究員Jacob Devlin于1月離開谷歌加入OpenAI。短短幾個月,他再次宣布重返谷歌。另外,信任和安全主管Dave Willner近來也離職OpenAI。
據統計,OpenAI的51位研究員,已有16人離職,比例高達1/3。這16人中,有8位選擇自主創業,并挖走了3位其他部門的同事。而ChatGPT研發團隊中,目前也有4人已經離職。
大批人員流失,也直接暴露了OpenAI爆炸式增長所引發的一系列管理問題。
圖源:圖蟲創意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少員工已經習慣了公司快速創新的步伐,而公司對于開發ChatGPT的計劃遲遲沒有下文,這令他們感到非常失望。
盡管困難重重,OpenAI也在不斷調整方向、迭代更新。當然,這也需要海量的投入。
加速B端商業化或成頭等大事
今年以來,OpenAI如何盈利成為了公司頭等大事。
今年2月,OpenAI推出ChatGPT Plus,起價為每月20美元,比基礎版本提供了更多好處,包括在高峰期也能順暢使用、更快的響應速度和優先獲得新功能和改進。隨后,OpenAI還曾因“需求量過大”而一度暫停Plus付費項目的購買。
8月28日,OpenAI宣布正式推出ChatGPT企業版,目標用戶鎖定為大企業。在宣傳標語中,OpenAI寫道,“獲得企業級安全和隱私,以及迄今為止最強大的ChatGPT版本。”
據悉,企業版提供對高優先級的GPT-4無限制訪問,推理速度相比C端版本提高了兩倍,并將上下文窗口擴展4倍,達到3.2萬Tokens(文本中的一個最小單位),同時提供高級數據分析功能,并徹底解決了合規層面的用戶隱私安全問題。
推出企業版一舉也意味著,OpenAI或將與合作伙伴微軟展開直接競爭,后者剛在7月推出了自己的企業版AI訂閱服務Bing Chat Enterprise。
圖源:OpenAI官網
到今天為止,ChatGPT已擁有免費版、Plus版(每月20美元)和企業版三個訂閱方案,企業版可視為對前兩者功能上的一種補足。
方正證券在7月21日的報告中分析指出,OpenAI盈利總邏輯是提高GPT-4付費比例,降低GPT-3.5成本,后者是OpenAI最主要的成本來源。在GPT-3.5成本壓縮的情況下,如果日活月活比例達到35%,月活付費率突破12%,或能實現盈虧平衡。對于壓縮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模型,若月付費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虧。
以微軟年初為OpenAI注入的100億美元資金計算,方正證券作出敏感性假設:如果在6000萬DAU(日活躍用戶量)、付費率逐月提升0.25%的條件下,壓縮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總體算力成本100億美金或許可以虧到2026年1月。同等條件下,如果付費率逐月提升至0.5%,可能在2025年11月轉虧為盈。
據data.ai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19日,ChatGPT iOS端上線首月的日活付費率約為4.36%。
對于OpenAI來說,12%的月活付費率是其盈虧線,來源:方正證券
B端能夠為AI落地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幾乎是目前業界的共識。從目前來看,OpenAI也正在從C端逐漸轉向B端。
此外,8月16日,OpenAI宣布收購美國初創企業Global Illumination,這也成為OpenAI有史以來首筆公開收購。OpenAI在聲明中沒有透露收購條款,但表示Global Illumination的“整個團隊”已經加入該公司,參與包括ChatGPT在內的核心產品開發。
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指出,這一收購也是為了增強OpenAI的商業實力。
本文為微新創想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微新創想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