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氫能產業發展:技術、成本與機遇共謀新篇章
8月22-23日,2023 DEMO WORLD企業開放式創新大會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隆重舉行。本屆大會由微新創想主辦,松江區經濟委員會、松江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國家級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松江區泗涇鎮人民政府、松江區佘山鎮人民政府協辦。
大會以“擁抱開放”為主題,邀請200+跨國公司及本土企業創新領袖,聚焦開放式創新,通過演講分享、報告發布、榜單評選、案例展示、需求對接等多種方式,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在行業中的流動,加速世界各地的企業在中國成長。
在新能源分論壇上,我們圍繞“氫能未來創新之路”展開深度對話。邀請了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浩、浦發硅谷銀行北京分行行長(擬任)高磊、清新資本創始合伙人胡宇晨、鎮海石化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智勐、上海鯤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波,共同探討氫能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精彩觀點如下。
1. 氫能作為清潔能源在政策和技術雙重推動下迎來廣闊發展前景
2. 發電端、儲運端技術創新驅動多領域投資新機遇
3. 綠色交通等領域蘊含巨大市場機遇
以下為演講/對話內容,由微新創想整理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的日益嚴重,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新能源,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的關注。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氫能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產業鏈逐漸完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氫能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前景可期
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清潔能源,正逐漸成為能源產業的新寵。在這場關于氫能產業發展的座談會上,各位嘉賓暢談了氫能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對近期產業發展浪潮的看法。
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發展明顯加速,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效應顯著。方正浩表示,政策層面上,碳中和成為國策,3060目標明確將氫能作為重要構成發展;設備端方面,制氫、儲氫、運氫等技術不斷創新,成本逐年降低。在過去的幾年里,風電光伏的平價上網使得電解水成本大幅降低,預計未來十年光伏度電成本有望降至1毛錢。這將從根本上解決氫能產業發展中的成本問題。
方正浩認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發電端和儲運端。目前,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制氫在部分地區已經降至1毛8水平,且仍在不斷下降。相應地,設備端的堿性電解槽和PEM技術路線等設備的降本速度每年可達30%,長距離儲氫和運氫方面的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國際上已出現大型示范項目,成本可行性逐漸顯現。隨著政策和技術創新的推動,氫能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方正浩表示,未來應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產業技術創新,降低成本,以實現氫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廣泛應用。
高磊也表示,在過去的三年中,氫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變化。大約在三年前,氫燃料電池成為了氫能源行業的主要關注點。那時的產業政策并不像現在這樣明確,資本方也并未像現在這樣活躍。因此,氫從氫到電的發展路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首選,這個路徑更多地依賴于技術而非資本。然而,隨著雙碳目標的確定以及1+N體系的建立,我們看到在過去三年里,氫能源行業開始向各個方向發展。這不僅體現在生產制備、儲存、運輸和應用等環節上,甚至在運輸領域也開始向航空航運等領域擴展。此外,工業合成方面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如合成氨、合成甲醇以及一些工業用氣等。
胡宇晨表示,氫能交通行業的最新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制、儲、運、加、用五個方面。其中,用是最早發展起來的行業,主要在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近期,工信部發布的補貼政策對產品本身的質量考驗標準提升,有望促使行業更加規范。此外,綠色出行碳匯的方法學已于今年批準,氫能交通工具有機會參與到碳匯開發中,創造額外的碳匯收益。
胡宇晨認為,通過補貼和市場化,可增加氫交通工具的盈利和吸引投資者。今年,我們對氫能制造很有信心,盡管運輸和儲存的商業化還需時間。在制造方面,我們看好今年的發展。大型發電集團注意到解決西部棄光棄風問題的機會,將制氫視為關鍵方法。今年,制氫產業將迎來強勁發展,能源集團和地方政府都在西部投資制氫。國產制氫設備,特別是高功率設備的突破也備受關注。同時,海外市場特別是中東也很有潛力。最近報道稱,沙特向日本和韓國出口氫制氯胺,成為工業脫碳和綠色工業原料的關鍵手段,全球市場需求大,國際氯胺價格接近800美元,經濟問題有了解決方案。中東的天然優勢,如豐富的光照,使得太陽能發電和制氫成本較低,成為值得關注的海外市場。
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與機遇
在本論壇上,各位嘉賓也就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與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從股權投資、碳匯交易到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領域,大家普遍認為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基礎設施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綠色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則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方正浩表示:氫能產業發展將像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光伏等行業一樣,通過關鍵領域的核心部件、材料自主研發實現成本優化和可靠性提升。目前中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過程中,大部分規模較大的氫能頭部公司虧損嚴重,原因是上游核心部件和材料領域尚未實現自主可控。他認為,關鍵點在于關鍵部件耗材材料的自主研發以及技術迭代過程中所產生的創業企業的進步機會。
高磊表示:浦發硅谷銀行關注的重點是B輪以前的債券機會。他們認為,氫能在生產、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有爆發性的增長潛力。然而,目前關鍵技術卡點仍然依靠國外技術為主,從材料端到關鍵元器件到裝備上都需要重點關注。此外,加氫環節也需要大力發展,利用風光電優勢和電解氫技術的革新降低加氫成本。
韓知佑邀請胡宇晨從碳匯交易的角度談論氫能產業發展。胡宇晨表示:今年10月份全國市場將開放CCER資源碳減排量交易,這將大大利好包括綠色交通在內的板塊。雖然目前國內碳價較低,但一旦上市交易、全國市場開放并允許做市商后,整個碳價上漲幅度會很快。未來3-5年內,中國綠色交通產業有望享受碳匯帶來的額外經濟性。
劉智勐認為:氫燃料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最大貢獻是對環境的改善。要實現氫能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技術研發裝備端的不斷創新和迭代,以及物流交通運輸相關企業的積極參與。此外,要在加氫環節上大作文章,建立足夠的加氫站,利用風光電優勢和電解氫技術的革新降低加氫成本。
王亞波指出:當前氫能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仍面臨基礎設施不足、便宜的氫氣難以獲得等問題。雖然技術上仍有瓶頸,但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氫能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前景依然廣闊。
氫能產業正朝著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金融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將為氫能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機遇,推動產業邁向新的高峰。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活動大會一手信息,歡迎加入微新創想會員,現場聆聽一線投資人、頭部企業家精彩分享,掌握最新創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