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身退功未遂
阿里創始元老再度出山,且都有投資背景。未來十年,阿里即將上演一部「中國式控股公司」的成長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藍洞商業(ID:value_creation),作者:趙衛衛,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618」結束,阿里再變。
6月20日中午,阿里發布全員信,公開張勇將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職務。張勇此后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專注阿里云的發展。
張勇身退,再度出山的是「永久合伙人之一」蔡崇信和「十八羅漢之一」吳泳銘。
吳泳銘(左)、張勇(中)和蔡崇信(右)
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這是阿里從年初延續至今的變革。
最先是3月份,阿里啟動1+6+N的組織變革,「1」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控股平臺、「6」是淘寶天貓、阿里云、本地生活等六大不同業務集團;此后在5月份推進變革,公布六大業務集團的董事會成員,明確阿里云智能、菜鳥、盒馬為首批上市名單。
如今阿里再變,掌舵阿里集團四年后,張勇從董事局主席位置上身退。身退但功未遂,阿里云將成為張勇最大的挑戰和希望所在。
變革顯然還沒有結束,無論是馬云的現身指出方向,還是張勇身退阿里云,生產關系的調整是為了應對復雜局面的變化,只要被動的局面未變,變革還要持續。
變革三部曲
今年3月,阿里啟動1+6+N的組織變革,這是阿里24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變革,成立云智能集團、淘天集團、本地生活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菜鳥集團、大文娛集團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個業務公司。
當時已經挑明,六大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分別設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走向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
今年5月阿里在公布全年財報之際,變革再推進,首批分拆上市名單確定為阿里云智能、菜鳥、盒馬。
張勇的退后,在當時已經有了征兆。
六大業務集團的董事會成員,張勇除了在新成立的資本管理委員會中擔任主席之外,只出現在了云智能集團的董事會成員中,擔任云智能集團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吳泳銘、俞永福、 J. Michael Evans、蔡崇信和樊路遠分別領銜成為淘天集團、本地生活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菜鳥集團和大文娛集團的董事長。
吳泳銘、彭蕾、童文紅等阿里創業元老們的回歸,讓外界再次驚訝變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阿里云的靈魂人物,王堅分別在本地生活集團和阿里云智能集團擔任董事。
如今,調整生產關系的變革三部曲來到了第三章。阿里變了,張勇也要變。此后,他將以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的角色,把阿里云帶上市。
接替張勇的人選都是阿里創始元老,且都有投資背景。未來十年,阿里即將上演一部「中國式控股公司」的成長史。
從1999年阿里成立以來,蔡崇信一直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至2013年,而在2019年他正式退休前,主要負責阿里的戰略投資,如今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
而人稱「吳媽」的吳泳銘,2015年離開阿里巴巴后創立了元璟資本,此前與蔡崇信一同主導了阿里對UC瀏覽器、高德地圖、社交APP陌陌等項目的投資與并購,如今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藍洞商業」曾在《張勇,距離「逍遙子」還有多遠?》中總結,阿里八年,張勇成為阿里二號位;阿里十六年,張勇放權。
摩羯座的張勇憑借在阿里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關鍵期的關鍵期,在2015年成為阿里的二號位擔任CEO,而后在2018年順利接替馬云成為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很大原因也是業績,張勇自擔任阿里CEO以來,連續13個季度實現阿里巴巴業績健康持續增長。
但未來,阿里背負增長希望的不能只靠張勇過往的經驗了。
走向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阿里寄希望真正從頂層生產關系入手釋放組織活力,張勇在內網回答員工時說,「對外,面對市場競爭的時候,業務能夠變得更敏捷。同時也讓員工心態有所變化,真正走向為自己的業務而戰,為自己所在的領域而戰。我想,這是我們生產關系最重要變革的一個基礎。」
阿里云,則是張勇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為自己而戰的戰場。
功遂阿里云?
「大家不是為了完成績效聚到一起,而是共同做一項事業。事業是不是成功,不是靠績效來考評,是靠市場來檢驗。」今年三月,張勇在變革啟動時一針見血的指出。
阿里大分家,讓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條件成熟一個,上市一個,但本質上上市不是目的,最終市場才是金鑰匙,用市場來檢驗才是目的。
張勇(左)、馬云(中)和蔡崇信(右)
2023年開頭,張勇給阿里內部員工提到一個「進」字,意思就是公司要往前進展,如今半年已過,組織變革三部曲上演,展現變革結果的市場檢驗,會不會在下半年徐徐到來?目前來看還是未知。
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5月下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范圍內的溝通會。
馬云認為,淘天集團當前面臨的競爭局勢十分嚴峻,他以諾基亞和柯達舉例,認為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桿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在互聯網行業這個速度可能會更快。
馬云在會上稱,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他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此外,馬云認為淘天在組織上應該進一步扁平化。不少員工預計,「618」結束后,集團將迎來多項管理制度的改革。
退休多日、早已遠離業務一線的馬云指出的方向能不能奏效,顯然還是未知。
今年一季度,在整個零售市場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阿里和京東交出的一季度財報相對暗淡,收入增速緩慢,與之對應的則是拼多多的強勢崛起,過去四個季度,拼多多的收入增速分別為36%、65.1%、46%、58%。
拼多多和抖音電商直播的崛起,動搖了阿里最核心的電商業務。
在移動互聯網增量見頂的大背景下,2022年,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80%,遠超其他電商平臺,而與之一道的快手,在2023年一季度電商月活躍付費用戶數量、客單價及月訂單頻率增長,帶動電商GMV同比提升28.38%。
在拼多多和抖音電商直播的市場擴大優勢中,今年618期間,阿里和京東都開始重塑低價心智找回市場,但618結束,阿里和京東都并未公布銷售統計數據。
組織求變,以應對外部危機,檢驗這場變革的最先機會也將留給張勇。
張勇身退,但功遂阿里云。
目前看,在六大子集團中,阿里云是分拆最徹底的一個集團。據「財新」報道,阿里集團將不再持有分拆后的阿里云智能集團股權,而轉由馬云、蔡崇信等個人和機構股東直接持有,并在12個月內完成對外融資和上市。
「整個阿里巴巴正以全新姿態奔向未來。」張勇在內部信中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創造一個新的江湖,再相會,任逍遙!」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