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小辣椒手機:昔日小米勁敵,如今靠老年機活著
時間退回12年前,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機,以極高的性價比和「極客」的玩法,抓住了市場的眼球。那一年,誕生了熱詞「互聯網手機」。
「互聯網手機」,指由互聯網企業打造的手機產品,這些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是網絡商店,營銷靠互聯網傳播,主力消費群體是對性價比有較高追求的用戶。在小米手機創下銷售神話后,「互聯網手機」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爆發。
當然,要說到最經典的,還是與小米同屬「糧食系」的品牌——「小辣椒」。
(圖源:微博)
在品牌誕生初期,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毫不避諱品牌名字的由來:“小土豆、小南瓜,基本上能吃的都試過了,剛好小辣椒沒被注冊,就直接定下來了”。盡管名字取得有些隨意,但小辣椒手機也曾打出過名號。
2012年,小辣椒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機,小辣椒I2。這款手機搭載了高通驍龍MSM8225雙核處理器,4英寸TFT電容式觸摸屏以及最大4GB存儲空間,定價699元。小辣椒I2在接受預訂的48小時內,10萬臺備貨被搶購一空。
有著如此炸裂的開局,小辣椒手機理應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可惜的是,小辣椒手機如今已經淪為與天語、紐曼、樂視一樣的「老人機」專業戶,雖然依舊混跡于電商平臺中,但幾乎不再有討論的聲音。
小辣椒手機,為何「辣」不下去了?
與很多「互聯網手機」品牌不同,小辣椒是真的很想活下去。
在初代手機獲得短暫的成功后,小辣椒迅速搭上了當時正如火如荼的阿里云OS,推出了小辣椒M1Y,隨后還帶來了小辣椒M1、M1S等多款產品。
小辣椒M1,對標的是當時最火的小米手機二代,4.5英寸IPS面板、驍龍MSM8225Q處理器,800萬像素鏡頭。機身設計語言也與小米手機有著幾分相似,但售價只要699元。
(圖源:小米)
事實上,小米手機在當時算得上是性價比的代名詞,畢竟旗艦級芯片+1999元的售價,滿足了很多玩家的需求。但1999元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也不是非常低廉,這導致與其長相有幾分相似,但價格還不到一半的小辣椒,成為了學生黨的最愛。
小辣椒「干不下去」最關鍵的時刻,是紅米手機的出現。
2013年,紅米手機一代正式發布,這款搭載聯發科MT6589 Turbo,擁有4.7英寸720P分辨率IPS面板的智能手機,迅速在市場走紅。更重要的是,其799元的起售價,正好擊中了小辣椒手機的主要定價區間。
紅米手機來了,大多數學生黨也找到了消費的舒適區間,選擇小辣椒手機的理由自然少了一個。
2014年,小辣椒宣布推出子品牌「紅辣椒」,首款機型為紅辣椒4G。比紅米更「瘋狂」的是,這款手機只要499元。
(圖源:小辣椒手機XLJ視頻號)
不過,一味地模仿,只會讓小辣椒永遠活在小米的影子下,無法走出自己的道路。于是,小辣椒開始了一段艱難的轉型之路。
2016年,小辣椒推出首款虛擬現實手機Player,發布會現場邀請到日本當紅女星和微博大咖到場助陣,該機也如愿地獲得了超高的討論度。但虛擬現實市場并不成熟,小辣椒承諾的軟件優化也并不到位,最終這款手機并沒有成為「一代神機」。
往后幾年時間里,小辣椒堅持走「潮流路線」,例如在2017年推出的小辣椒S11,簡直就是iPhone X的「青春版」;2018年,小辣椒V5發布,造型模仿當年流行的三星Galaxy S6 Edge,醒目的雙曲面屏和正面橢圓形Home鍵,真假難辨。
(圖源:微博)
不難看出,小辣椒始終在「跟隨」市場潮流,推出當年最時尚的造型的手機,但這種模式往往被消費者們親切地稱為「山寨機」。但這時候的小辣椒,還并不算失敗。
數據顯示,2018年小辣椒手機全年總計銷量達800萬臺,而錘子科技、360手機,則均為200萬臺左右??梢哉f,小辣椒在這時候還不算太糟糕。
時間來到2020年。這一年,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高調地宣布入職小米,盧偉冰、雷軍先后轉發了這條微博。加入小米后,王曉雁任職中國區副總裁兼銷售二部總經理,而小辣椒則是交由其他人繼續運營。
(圖源:小辣椒)
2021年,小辣椒推出了一款名為小辣椒50的智能手機,造型「畫風突變」,整機邊框選用大量金色點綴,配合背蓋夸張的皮紋,浮夸、奢華風迎面而來。很明顯,這款機型主攻「土豪」市場,但小辣椒手機,一沒有專屬管家服務,二沒有主流配置,而且機身的皮革、黃金全都是「仿生材料」,既不能吸引普通消費者,高端商務人士也完全看不上。
經此一戰,小辣椒徹底在主流市場中隱匿。
「混跡」老年機市場,小辣椒依然有點難
2022年12月,小辣椒手機在微信視頻號發布了第一條視頻,宣傳他們推出的新款「旗艦手機」,小辣椒TS18。
小辣椒TS18搭載高通驍龍660處理器,配備6.5英寸LCD顯示屏,6GB內存+128GB存儲空間,定價3990元人民幣。不知為何,這款機型在其官方視頻號櫥窗中顯示「商品已搶光」。合理推測,小辣椒TS18大概率只是「秀肌肉」的產品,并非其主打款式。
但無論如何,2023年發售的機型仍搭載驍龍660芯片,也是非常令人震驚的配置了。
在另一些電商平臺中,小辣椒手機的表現意外地不錯。
(圖源:京東/拼多多)
目前,小辣椒手機主攻京東和拼多多兩個電商平臺,前者銷量最好的是小辣椒TR60,評論數已經突破5000+;而小辣椒在拼多多上賣的最好的是小辣椒G4,這是一臺帶鍵盤的非智能手機。
從產品定位上看,這幾款機型都屬于「老人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配置一般、電池容量大、顯示尺寸大。而價格部分,TR60只售499元,非智能機G4的定價只要76元,假如你需要全網通版本,也只需付122元就能帶回家。
不得不說,小辣椒手機始終沒變的信念就是「低價策略」。
但在老人機市場,小辣椒依然被天語、紐曼力壓?;蛟S小辣椒誕生于互聯網時代,它不同于成立于千禧年初的這幾款老國產品牌,消費者的認識度不夠,品牌形象也不是很深入,這就導致即便它進入到老年機領域,也難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圖源:京東)
對比京東自營旗艦店上的數據,小辣椒最高的單機型評論數僅5000+,而紐曼、天語、樂視均有20000+的「爆款」手機。從配置上看,這幾款手機沒什么差別,同樣的紫光展銳處理器、同樣的水滴/劉海屏,以及同樣長得酷似「iPhone」的造型設計。只能說,小辣椒樹立的品牌形象無法為其轉型帶來明顯的紅利,反倒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牢籠,這一點,還是比較可惜的。
做499元的老人機,能活下去就很好
小辣椒并不是唯一從「神壇」跌落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2015年,樂視推出首款智能手機——樂視超級手機1,盡管配置不算十分出色,但卻引領了「ID無邊框」的潮流。作為扎根「樂視生態」的移動終端,在那幾年,樂視超級手機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在誕生的同年,樂視超級手機共計售出400萬臺,躋身主流榜單前十名。
由于賈老板的出走,「樂視生態」的發展也陷入停擺,手機、互聯網、電視等產品線,幾乎都不再更新。手機領域也在這些年進步飛速,跟不上市場節奏,也沒有龐大靠山的樂視,自然也就進入「老年智能機」市場。
(圖源:樂視)
和小辣椒一樣,樂視首款「老人智能機」樂視手機S1的配置也平平無奇,熟悉的虎賁處理器、水滴屏和大容量電池。但樂視的品牌名聲要比小辣椒更大眾化,即便不是太多人知道樂視手機,但基本上都知道樂視電視、樂視視頻。于是,樂視手機S1的銷量令人驚喜。
樂視手機在京東平臺上的表現相當迅猛,所有在售的單款機型均破萬條評論,部分熱售機型甚至突破2萬條,遠勝于小辣椒、天語和紐曼。但要與樂視曾經的輝煌相比,相差甚遠。
樂視、小辣椒、大可樂或是糖葫蘆之類的初代「互聯網品牌」,幾乎都在智能手機發展的浪潮下掉出主流隊伍,即便有一定品牌效應存在,但沒有過硬的技術支持,仍很難活下去。
對于這些已經掉隊的品牌來說,要在當前智能手機市場「內卷」嚴重情況下「卷土重來」相當不現實,畢竟在性能、設計、影像,都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和技術積累。
小辣椒手機主攻「老人機」市場,既是無奈,也是必然,但能活下去,已經不幸中的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