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也要“防沉迷”?馬斯克勸用戶少玩手機
推特這一波操作,可能只是選擇了數據變現和訂閱服務。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微新創想經授權發布。
“流量”,無疑是一個在互聯網世界里幾乎繞不過去的詞,甚至一切消費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也都是圍繞它展開,而所謂流量,也就是用戶在互聯網產品上花費的時間/注意力。吸引用戶注意力、并讓他們在自家產品上花費更多的時間,這也是每一家互聯網企業的使命。然而,如今卻有互聯網平臺反過來“趕客”,并主動限制用戶的使用。
在美國東部時間7月1日早間,數以萬計的推特用戶抱怨無法發布推文,并收到了“達到瀏覽上限”的提示,緊接著“超出速率限制”和“推特宕機”就登上了推特的實時趨勢榜。在出現這個問題數小時后,埃隆·馬斯克發推解釋稱,推特已經通過一項緊急臨時措施以應對相關問題。據悉,這項臨時限制措施允許認證用戶每日閱讀最多6000條推文,未認證用戶每日最多600條推文,而新注冊的未認證用戶每天則只能閱讀300條推文。
隨后馬斯克又發布了一條推文稱,將“很快”把已認證的用戶瀏覽推文限制增加到8000條,未認證用戶的瀏覽限制增加到800條,新注冊的未認證用戶增加到400條。在這一連串操作之后,“再見推特”則又一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不知是為了表達不滿、還是為了挑事,一個馬斯克的高仿號更是模仿馬斯克的口吻發布推文稱,“我設置推文瀏覽量限制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是‘推特成癮者’,需要擺脫成癮性,我這是在為世界做一件好事?!?/p>
但沒想到的是,馬斯克還接了招,馬上轉發了這條推文、并補充到,“你需要從恍惚中醒來,應該離手機遠點,多去看看你的朋友和家人”。
作為一個社交平臺及微博客服務軟件,推特的賣點無疑就是將用戶之間分享各自的動態和想法呈現出現,如果限制用戶的瀏覽,不就等于遏制用戶的創作欲望,更是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內容的枯竭嗎?這一點,相信馬斯克是心知肚明的。
要知道,互聯網產品實現廣告變現的基礎就是流量、是用戶的使用時間,限制用戶瀏覽推文的數量基本就等同于推特主動削減了自己的廣告價值。可重振廣告業務、挽回廣告主的青睞,明明是當下推特最為重要的任務,為此馬斯克也找來了NBC環球的前任廣告主管和全球廣告和合作伙伴關系主席琳達·亞卡里諾。
馬斯克之所以選擇琳達·亞卡里諾這個職業生涯幾乎與互聯網無關的人選,來擔任當下局勢極其復雜的推特CEO,顯然是完全看中了其在傳媒業的資源和對廣告銷售業務的熟稔。據悉,琳達·亞卡里諾在NBC環球期間負責廣告銷售和合作伙伴關系,并特別擅長在Apple news、推特和YouTube等平臺分發內容、尋找廣告主,她當時每年管理的廣告收入更是超過了130億美元。
在提前半個月到任后,琳達·亞卡里諾隨即也開始改造推特的廣告體系,正在尋求推出全屏有聲視頻廣告等一系列措施。既然如此,為什么馬斯克會讓限制用瀏覽推文的數量呢?
相比于廣告,最起碼在上周末馬斯克更關注第三方在推特上進行的“極端程度數據抓取”。其實在過去幾個月里,馬斯克就曾多次指責微軟、OpenA等公司非法使用爬蟲抓取推特的數據,用以訓練大語言模型。
為此,5月份推特還曾致信微軟,要求后者對非法抓取推特數據的違規行為進行審查,并暗示可能有更嚴重的事態發展。馬斯克的核心觀點無疑是抓取推特數據可以,但免費抓取萬萬不行。此前在今年2月,推特就已宣布不再免費提供API接口,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新的API接口解決方案,基礎級每月需花費100美元、主要面向個人用戶,每月可讀取1萬條推文,初創企業版本需要收取5000美元、每月可以讀取100萬條推文,至于想要訪問更多數據的開發者,則必須申請企業訪問權限。
限制用戶瀏覽其實是在限制爬蟲,因為按照推特的臨時措施,即未認證用戶每天也能訪問800條推文,如果按照一條推文需要花費15秒的時間來瀏覽計算,一個人想要花完“預算”需要200分鐘。而網絡爬蟲不一樣,自動化的程序效率顯然要高得多,只需設計一個合適的抓取規則,爬蟲每秒采集100條數據可以說是輕輕松松。
正常情況下,網站都會部署自己的反爬蟲策略來保護敏感信息,比如通過單IP頻繁訪問判斷、通過Cookie判斷或是各種稀奇古怪的驗證碼。然而一個優秀的反爬蟲策略背后,一定有一個出色的安全技術團隊,只可惜隨著馬斯克在去年秋季入主推特后開啟大逃殺式的裁員,導致大量技術人員流失,甚至出現了解雇不該被解雇的關鍵人員,以至于需要重新把人請回來的鬧劇。
在這樣風聲鶴唳的環境下,推特猶如坐在了火山口上,維持穩定運行就已經很不容易,再拿出精力去與爬蟲斗智斗勇確實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推特現在限制用戶瀏覽推文的數據,也被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大概率是因為無法辨認每一次的訪問到底是來自真實的用戶、還是來自爬蟲,所以只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解決。
發力廣告業務是掙錢的一種方式,向AI企業賣數據則是另一種方式,只不過現在兩者似乎出現了沖突,而馬斯克選擇了賣數據。沒錯,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數字廣告的復蘇還是個未知數,但AI的火熱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AI企業對數據是剛需,賣數據更是相當于“躺著賺錢”。再說了,區分認證和非認證用戶的差異,也是馬斯克主導下推特的另一項重要工作。
為了看到更多的推文,勢必會有部分用戶選擇購買7美元/月起的訂閱服務,而認證賣得越好,也就越能證明馬斯克的成功,這顯然并不難理解。總而言之,馬斯克這一波的“趕客”操作,無非是在廣告收入和數據變現、訂閱服務之間,選擇了后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