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胡厚崑:中國大模型中約一半算力由昇騰AI支撐
鳳凰網科技訊7月6日消息,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發表了主題演講《共贏人工智能新時代》,他強調,人工智能的發展,關鍵要“走深向實”,賦能產業升級,服務好千行百業、服務好科學研究。
胡厚崑表示,圍繞這個目標,華為一方面要打造強有力的算力底座,讓算力不再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另一方面,從通用大模型到行業大模型,真正讓人工智能使能行業,助力科研。
據他介紹,架構創新方面,華為通過架構創新突破算力瓶頸,推出對等平構架構,節點性能提升30%;通過在2019年推出的昇騰AI集群,把AI數據中心當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來設計,在同等算力的情況下,實現了10%以上的效率提升;
生態方面,華為四年來已初步構建起完整的計算產業生態,鯤鵬/昇騰合作伙伴5700多家,硬件合作伙伴30多家,場景化系列AI硬件100多家鯤鵬/昇騰開發者多達380萬。
共建算力方面,胡厚崑表示,當前面向大模型的創新,華為提供了全流程的使能平臺,支撐科研機構和企業客戶,原生孵化了20多個基礎大模型,同時適配10多個業界主流的大模型,中國大模型中約一半由昇騰AI支撐。
華為采取多種模式進行算力建設,以滿足差異化算力需求。目前,華為已支持上海、武漢、西安等25個城市,基于昇騰AI建設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普惠的算力基礎設施服務;同時,幫助中國移動、南方電網、科大訊飛等有自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訴求的大型企業,構建獨立的算力中心;此外,為中小企業提供華為云AI算力服務,使他們可以快速敏捷地實現開發和應用AI,直接云上獲取,隨取隨用。
胡厚崑認為,在深耕算力的同時,人工智能還要面向千行百業走深向實,創造更大的價值。當前,AI for Industry,使能行業,以及AI for Science,助力科研是關鍵方向。
華為首創提出基礎模型、行業模型和場景模型三層架構,加速推進AI for Industry。自2021年發布華為云盤古大模型以來,已經深入金融、制造、政務、煤礦、鐵路等10多個行業,支撐400多個業務場景的AI應用落地。在AI for Industry,助力科學研究方面,華為的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已經推出了藥物分子、氣象和海浪等一系列大模型。在氣象預報領域,盤古大模型1小時-7天的預測精度,超過歐美氣象中心的表現,相關論文在國際期刊《Nature》雜志上發表,這也是氣象專家和學術界對盤古大模型用于科學研究的肯定。
胡厚崑透露,7月7日下午,華為開發者大會將發布盤古大模型3.0。
胡厚崑表示,每一輪科技變革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通用人工智能(AGI)正在開創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