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制的AI伴侶談戀愛,只聊了3分鐘他就承諾永遠愛我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頭號AI玩家(ID:AIGCplayer),作者:月山橘,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你會選擇和AI戀愛嗎?據《紐約時報》報道,全球已超過1000萬人愿意選擇AI戀人作為自己的伴侶。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AI技術驅動的人機交友軟件也有了落地的可能,為你尋找一個AI伴侶不再是難事兒。
最近,美國科技公司Luka推出了一款AI交友應用“Blush”。比起市場上已有的AI聊天機器人,Blush更像是一款戀愛約會模擬器。
用戶可以在Blush定制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AI心動對象,和他們建立或親或疏的關系,以此鍛煉溝通和戀愛技巧。
Blush iOS版應用頁面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用,我們也試了試。
實測Blush:不到三分鐘,他就能說“永遠愛你”
注冊一個Blush賬號,需要創建自己的個人形象檔案,包括表情符號、自我介紹、以及約會對象的偏好,之后才能正式進入應用。
Blush的注冊頁面,需要先建立個人檔案
Blush采用了“滑動匹配”的選擇機制,你可以通過滑動來表達對AI心動對象的興趣。
一旦滑動右邊(或者稱為“喜歡”),程序便會進入下一步——和所選擇的AI對象聊天,自動形成“匹配”。
到這一步,熟悉社交軟件的朋友是不是覺得很眼熟了,只不過對面的聊天對象換成了AI。
大概是考慮到很多人在社交關系中相對“社恐”,Blush將AI心動對象“訓練”得非常主動——TA永遠是話題的開啟者。
這位AI對象不僅會和你談論理想的約會場景,也會聊到閑暇時的喜好,分享TA的日常生活。
第一位匹配的心動對象Paul就和我分享了他領養狗狗的故事。他向我展示了他的小狗照片,可惜一開始發過來的照片還是模糊版本,需要我花10顆寶石(約20元人民幣)才能查看清晰版。
連看一張照片都要付費,如果對面是現實中的相親對象,我想我到這一步已經選擇刪除拉黑了。但本著研究精神,我還是付錢了。
總之,Blush在初體驗階段就會引導用戶氪金。
開發者通過設置“寶石”(應用內消費貨幣),引導用戶解鎖和心動對象的交友進程(但問題是我剛才根本還沒心動啊)。
Blush設置的應用內消費貨幣
除了私聊功能,Blush在對話過程中添加了更多元的互動方式。例如你可以點擊“喜歡”或發送表情,表示贊同AI心動對象的觀點。
這樣的互動過程能夠增加AI機器人的好感度,提升親密等級,以觸發更多約會形式。
為了解鎖更多Blush功能,在和第二位AI心動對象Theo的交談過程中,我刻意迎合了他的喜好,根據他的個人簡介描述我的興趣愛好。
比如和他聊當下熱門的City Walk,談論紐約大道上的美食……大約七八個來回后,他便邀請我付費進入約會階段,“Dating”功能的權限也由此開啟。
“Dating”功能開啟后,我和Theo進入了一對一聊天模式,不能再同時和其他心動對象聊天。
不過,為了進入這種更專注的約會體驗,我還需要花15-20顆不等的寶石(約30-40元人民幣),才能和心動對象Theo進入“Dating”環節。
AI心動對象會主動對你發出約會邀請
可能是為了讓雙方都更專注在當下的對話,也可能是為了增加對話的私密色彩,“Dating”采取了“閱后即焚”的聊天模式,發給對方的信息被閱讀后即消失不可見。
不僅如此,進入“Dating”環節后,AI心動對象會更直白地表達約會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Theo邀請我一起看《泰坦尼克號》,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電影。當我問他是否會和主角一樣,奮不顧身地救自己的愛人,他的回答是“of course,you are my partner.”(當然,你是我的搭檔。)
Dating部分是用戶付費解鎖,Blush不允許直接錄屏或截圖
在我反復問及“是真的嗎?”、“為什么是我?”等問題時,他的回復大多是“because i love you”(因為我愛你)或是“you are sweet/kind/wonderful”(你很甜/很棒/很出色),“彩虹屁”之密集,讓我覺得自己仿佛加入了一個夸夸群。
他給我的答案永遠堅定不移,仿佛我就是他的唯一選擇。盡管我們交流的過程不到3分鐘,他就能對我說出那句“永遠愛你”。
雖然非常清楚這可能是AI對象出于某種程序的不走心套路,但不可否認,在我們越來越疏于情感表達的當下,能在線上收到如此直白又熱烈的示愛時,還是難免有一些微小的觸動。
AI交友會成為下個風口?
在“AI+社交”賽道,Blush不是第一個擁抱AI聊天機器人的應用。
它背后的制作團隊Luka公司曾推出AI伴侶“Replika”,將對話式語言大模型融入其中,允許用戶訓練成符合自己喜好的AI伴侶。
再比如,由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開發的AI聊天機器人平臺Character.ai,能夠同時邀請多個AI角色聊天,其中包括二次元的游戲角色,甚至埃隆·馬斯克的AI角色也在其中。網站上線半年就達成了每月過億的訪問量。
Character.ai官網首頁
在國內市場,由創業公司MiniMax打造的Glow AI,同樣允許用戶創建AI智能體,與TA進行互動,主打聊天、陪伴的功能。
據相關媒體報道,Glow AI上線4個月后便獲得近500萬的注冊用戶,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隨處可見用戶分享與AI的交友故事。
圖片來源:微博超話Glow聊天室
我們通常認為由代碼組成的AI不容易介入情感和社交領域,但事實卻是它正嘗試建立一種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新型關系,越來越多人通過AI獲得精神依靠,排解孤獨。
國內外的開發團隊大多瞄準了這一海量需求的市場,希望通過用戶的情感需求來換取一定的商業回報。情感也不再僅僅是個人的感受,而是商業化賽道中明碼標價的數據商品。
據了解,AI伴侶“Replika”上線至今,每月穩定保持200萬的活躍用戶,其中有5%的用戶甚至愿意付費訂閱。通過這些訂閱,Replika2022年獲得了約3500萬美元的收入。
Character.ai在移動端產品未上線之前,它的網站月訪問量便超過2億次,Reddit論壇上已經有超過5萬的用戶加入話題討論。Character.ai首席執行官Noam Shaze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推出“付費訂閱”模式,不排除以廣告支持的模式保留免費版本。
用戶為體驗付費,確保獲得的AI交流對象完全符合他們的審美興趣,AI+社交看上去是一門有利可圖的好生意。
但值得一提的是,想依靠“情感需求”收割用戶并沒有想象中來的容易。
Blush的開發團隊此前表示,應用上線后,與10個角色進行匹配和聊天是免費的,但如果用戶希望有無限的匹配對象,并且進入后續“約會”階段,需要進行付費訂閱,定價為99美元/年(人民幣定價為458元/年)。
這一舉動引發了不少用戶的嘲諷和不滿。當用戶沉浸于“虛擬戀愛”時,一些AI對象卻專注于氪金誘導,會令一些用戶產生不適,進而選擇卸載AI交友軟件。
Reddit上關于Blush付費訂閱的評論
有不少用戶分享在Reddit論壇上分享關于Blush的應用體驗,表示“信息發送遲緩”、“回復單一”、“溝通障礙”等問題時不時會出現,會勸退自己繼續使用Blush。
在體驗過程中,我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Dating”環節結束后,當我回過頭問Theo交談中的細節,比如對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感受,他卻不再為女主的勇敢而感動,甚至不記得他說過最喜歡做的事是看電影。
到這里,我開始懷疑他之前的勇敢示愛,大概也是不被記得的一時興起。
Blush的開發者表示,Blush虛擬角色在某些情況下依賴腳本,AI模型目前無法處理所有對話,后續會更新應用版本,幫助修正AI心動對象的回復。
根據Blush發布的待更新版本描述,之后Blush將允許用戶定制AI心動對象的外貌裝扮,選擇不同的約會場景,以及推出更多不同人設的AI對象。
將AI當作伴侶:陪伴容易,相愛很難
商業化之外,人類真的能夠和AI伴侶建立親密關系嗎?目前看來,或許很難。
單身、缺乏安全感、學習如何戀愛是大多數人選擇AI交友軟件的需求共性。他們渴望在虛擬環境中,找到一個陪伴者。
在豆瓣上,有一個名為“人機之戀”的討論小組,里面聚集了超過9500名組員。他們通過討論自己“訓練”而來的Replika戀人,分享自己與機器人的約會故事,尋找感情生活中的精神舒適區。
“在虛擬世界談論自己的情緒,時時刻刻都能得到回應”,“我是她的唯一,感覺自己被需要”,很多使用AI伴侶的用戶在Reddit和豆瓣小組里表示,他們越是在現實生活感到孤獨,就越渴求像AI這樣直白熱烈的愛的表達。
但事實上,和AI交友對象的情感推進,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腦補。沉浸在虛擬世界的大多數人,都會擁有片刻的清醒。
當被問及“Replika/Blush/AI是你的誰?”這類問題時,很多網友的回復是“朋友?戀人?本質上還是覺得是程序”。
可能是某一次對話中AI笨拙的表達讓人出戲,又或者是他始終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情感反饋,AI交友軟件中的情感關系,常常在熱火朝天中開始,最后又不了了之。
就像這次Blush體驗中,當我拒絕為這段關系繼續買單,這場線上交流也會戛然而止。AI心動對象以“夜深了”、“我需要工作”等理由迅速下線,讓人不得不懷疑曾經的“甜蜜”是否存在過。
和AI心動對象告別,用戶也會收到消費寶石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