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如何用AI改造游戲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新聲pro(ID:xinsheng-pro),作者:鄭林御,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逆水寒》手游公測兩周,各式話題不斷,但最受關注的話題,幾乎都指向了AI在游戲中的應用。
點開抖音上的《逆水寒》手游相關視頻,可以看到花樣百出的捏臉成果,與NPC的離奇互動,評論區的各種偶遇對話。雖然游戲的機制并未脫離MMORPG的范疇,但在AI加持下,看起來玩家真的收獲了千人千面的游戲體驗。
AI與游戲的結合由來已久。
2016年AlphaGo就打敗多位圍棋高手;《星際爭霸2》《Dota2》《王者榮耀》中,也相繼出現過擊敗玩家、甚至職業戰隊的人工智能。
作為頭部大廠,網易游戲也早就開始布局AI。
2017年,網易就成立了專業從事游戲與泛娛樂AI研究機構伏羲實驗室,專注人工智能在游戲中的落地應用,同年還成立了網易互娛AI Lab,兩者共同為項目組提供技術落地的支持。
近年來,通過《倩女幽魂》《一夢江湖》《天諭》等游戲,網易游戲在戰斗系統、捏臉、智能NPC、反外掛系統等各個應用場景,不斷嘗試了AI技術的應用。
目前,網易自研AI技術已應用于游戲工業化全流程,對關鍵環節的工作效率提升達90%。
在過去幾年的持續積累下,6月30日公測的《逆水寒》手游,成為了第一款名副其實的AI游戲。AI技術應用在了捏臉、戰斗、劇情等各方面,貫穿游戲體驗,不僅對開發團隊實現了降本增效,從玩家體驗來看,游戲內的生態也實現了全新的構建。
這可能代表游戲廠商應用AI的思路來到了新的階段:AI不僅是提升生產效率的工具,還要帶來游戲品質和玩家體驗的全面提升。
1
在《逆水寒》手游中,玩家隨時隨地都能遇見AI。
在全網首個由AI全程輔助的高智能捏臉系統中,玩家可以輸入不超過50字的文字或成語,交由AI識別,生成符合描述的外形。
系統不僅能識別「清秀」等基礎詞,還能對「邪魅狷狂」「螓首蛾眉」等藝術性詞匯進行深層次的情感分析。在這個功能背后,是網易的認知智能引擎NLCognition,以及十余項專利技術。
如果想追求與某人相似的外貌,還可以上傳正面大頭照,以圖片捏臉還原三次元形象,這項名為MeInGame的技術,來自伏羲實驗室和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共同研發,可以通過分析人臉的單個肖像,自動生成游戲人物臉。
在戰斗系統中,不想匹配真人隊友的玩家,可以和AI隊友一起探索PVE副本。目前《逆水寒》手游的全部副本,都支持玩家單人探索。AI隊友的數值也經過了嚴密計算,保證玩家在獲得戰斗體驗的同時,還能順利拿到獎勵。
《逆水寒》還在40多個游戲里的打卡地,設置了AI作詞機。玩家隨機選擇詞牌名,輸入心中想的意向,AI就會結合所處地點的天氣和風景,自動生成貼合場景與玩家心緒的詞句。
這個作詞機背后,是伏羲AI引擎學習的《全宋詞》《全宋詞補輯》,以及其它共計2萬余首詞作,涵蓋了一整個時代詞人的集體智慧。
開放世界游戲通常意味著高自由度、高探索度,《逆水寒》手游利用AI技術,打造了一個不斷成長的江湖。
最值得關注的是游戲中的智能NPC。這些NPC不只是單純的聊天機器人,而擁有各自豐富多樣、性格迥異的人設,所有對話,都將基于其本身的人設和游戲世界觀進行發散。
他們將有自己的身份、背景、性格、記憶、目標等等,會對玩家的幾乎所有行為進行響應和反饋,產生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靠堆人力完全無法匹及的游戲內容量。
除此之外,網易高級副總裁、雷火事業群負責人胡志鵬對《財聯社》表示,在《逆水寒》手游中,玩家與智能NPC所有交互過程與結果,都將與游戲內容深度融合綁定,影響游戲整體的后續走向。
無論讓NPC做兒子、送禮物,還是和自己談戀愛,玩家各種看似離譜的要求,都能收到回應。甚至有玩家引導NPC之間展開互動,在游戲中看AI牽手成功。玩家在游戲里發朋友圈,NPC還會作出回復。
游戲還支持語音輸入,并且可以選擇語氣,通過AI文本轉語音,配合角色的表情和動作演繹,讓互動更沉浸。
2
AI在游戲行業應用,最直接帶來的是降低研發成本。網易在不同游戲中做了許多嘗試和探索。
原畫部分,不用多提,多家廠商都已經有應用,網易互娛AI Lab主要開發了兩個輔助創作的工具,分別用于二次元角色線稿的自動上色,和人臉的生成和編輯,可以基于美術繪制的人臉線稿生成真實人臉照片,并且允許編輯人臉的一些屬性。
動畫方面,網易開發了一套基于普通單目攝像頭的輕量級面部動捕系統,可以輔助動畫師制作正式的游戲動畫資源。而且還可以快速產出面部動畫素材,幫助營銷低成本和快速跟上實時熱點。
在動畫的嘴型和面部表情的制作上,AI Lab技術總監林悅在2021年的分享中曾經介紹,AI技術已經可以根據語音生成對應的表情及口型。
在《夢幻西游三維版》《時空中的繪旅人》《神都夜行錄》中,都大量嘗試了語音驅動嘴型動畫技術,這項技術也為2021年上線的《天諭》手游生產了數十個小時的表情動畫。
除了降本增效,AI還能直接改善玩家體驗,具體應用到戰斗系統、社交互動、角色捏臉等多個方面。
例如,《決戰!平安京》在2018年就推出了UNI編輯器,玩家可以自創式神劇情形成短片。
《一夢江湖》手游在2019年嘗試了養育AI系統,游戲中寶寶占卜得到的判詞,是由AI算法挖掘熱點話題和流行話語,再經過專業文案潤色打磨,最終呈現給玩家。隨著寶寶的成長,語言能力會不斷提高,不僅能和玩家流暢對話,還能展現不同的情緒。
在AI輔助下,玩家還可以在游戲中體驗語音交互。《明日之后》中的人與寵物可以進行簡單的溝通和交互,在《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中,玩家可以念出指定咒語,由系統判定是否正確。
戰斗方面,《天諭》手游中,AI會根據玩家數據,智能匹配戰力最相近、打起來最有可能局面膠著的對手。不僅能提升整體PVP戰斗的平衡性,還能幫助玩家找到喜好與習慣更接近的好友,改善社交體驗。
根據伏羲AI游戲產品負責人無芽草對《游戲葡萄》的介紹,在對照測試中,對比原有的匹配規則,《天諭》手游PVP玩法的平衡性使用AI后提升了15-25%,玩家參與玩法的頻率也提升了5-10%。
而在戰斗過程中,伏羲開發的戰斗機器人通過學習戰斗數據,不僅適應不同的門派、天賦,還能自己總結出戰斗方法和風格打法。只要給機器人設定不同目標,它就能學會相應的風格。
機器人的水平也能手動調整,或者自動與玩家適配。在2021年初,無芽草就表示,這項服務已經應用于8個線上游戲、22個游戲場景。
去年,網易游戲曾在《永劫無間》中進行了「噩夢AI」測試。這位人機不僅能在游戲中還原高難度操作,還能觀察不同對局的環境、態勢,做出最精準的戰術判斷。在強大的AI對手面前,短短五天內就有上億人次玩家被擊敗。
3
截至目前,網易已經自研數十款AI提效工具,覆蓋語音生成、原畫生成、視頻動捕、模型生成等多個環節。AI已經可以參與美術資源制作、游戲體驗優化,以及運營營銷的全鏈路。
在生產效率之外,AI更關鍵的能力是制造內容價值,不僅包括游戲內的劇情玩法,也包括游戲外的用戶UGC和二創。
今年5月,《逆水寒》端游通過郵件,向玩家發放了一個名為「提筆成川」的道具。玩家通過繪制簡單的線條圖案,就能直接生成與游戲風格一致的3D地圖。
這項技術在《蛋仔派對》中也得到了應用,通過提供強大的內容編輯器,讓每個用戶都可以設計地圖關卡。憑借AI能力為基礎的UGC創作工具,這款休閑、強社交的游戲,吸引了大量玩家參與創作,形成了活躍的創作者生態。
這種AI+UGC的新玩法,已經覆蓋了網易的多款游戲。老牌游戲《荒野行動》在近期展開了荒野地圖共創,號召玩家利用組件設計新地圖。《明日之后》也上線了首個簡單生存主題共創服。
在網易520發布會上亮相的《九畿:岐風之旅》,則引入了AI大語言模型,其中的青銅鳥智能萌寵「玖玖」,可以和玩家進行自然、個性的智能對話。根據制作人介紹,游戲還將使用最新的語音驅動口型模型,讓玩家能通過游戲角色進行日常社交溝通。
除此之外,在未成年保護、打擊外掛等方面,AI都在以各種形式提供解決方案。
網易還在持續投入AI技術。根據2023年Q1財報,其在AI大模型等關鍵自研技術上的投入達到了37億元,占總營收比重15%。
“將AI與游戲性的深度定制結合,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游戲體驗,這也是網易這樣的公司的壁壘所在。”胡志鵬在與《財聯社》談到AI對游戲的影響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