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一家公司后,這位浙大校友再創業,估值150億,沖刺IPO
IPO前,連連數字累計融資超41億元,投資方包括光大投資、賽伯樂、紅杉中國、中金資本、泰康保險等。
微新創想(ID:ichuangyebang)原創
作者丨關雎
編輯丨信陵
圖源丨連連數字
近日,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連連數字成立于2009年2月,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2016年進軍跨境支付業務,憑借全球牌照建立了全球支付網絡,為跨境商戶和企業提供綜合數字支付解決方案。
IPO前,連連數字拿到光大投資、賽伯樂、紅杉中國、中金資本、泰康保險等機構的投資,累計融資超41億元,估值3年漲了3倍,達到150億元。
連連數字是創始人章征宇的二次創業,公司還成功吸引到中金資本的投資人加入管理團隊,出任CEO。
轉型跨境支付
三年募資41億元
連連數字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聚焦國內支付,后來轉型跨境支付。
2011年,連連數字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當時支付行業的情況是,支付寶、騰訊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資金,而快錢、易寶、匯富天下、拉卡拉等幾家獨立的第三方,都已成立多年。
能做的全做完了,連連數字能做什么,是團隊面對的難題。
布局垂直行業,成為問題的答案。借著世界杯的契機主攻彩票行業,連連數字把支付和返獎結合起來,在產品推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內,覆蓋了彩票行業前三十家公司,一舉打開了局面。
2016年,連連數字開始布局跨境電商支付業務,在香港設立第一家海外辦事處。兩年后,連連數字進入英國、愛爾蘭、巴西。
中小微企業在中國外貿出口總額中占有半壁江山,但傳統銀行提供的跨境服務速度慢、透明度低、成本高、門檻高,連連數字希望能解決這些痛點。
連連數字的綜合數字解決方案向跨境商戶和企業,提供收款、付款、收單、匯兌、虛擬銀行卡及聚合支付等服務。
開啟國際化戰略后,連連數字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2018年上半年,連連數字從光大投資、賽伯樂、普華資本等投資機構手里募集了23.8億元,公司估值40億元。
僅僅半年后,連連數字完成第二輪融資,紅杉中國和博裕資本進入,共投資3億元。這一輪估值漲到70億元。
2019年6月,開啟第三輪融資,合計拿到資金3.5億元,投資方包括中金資本、泰康保險等,估值漲到120億元。
2020年10月,完成第四輪融資,拿到10.9億元,投資方包括泰康保險、聯力投資、浙創投等,估值繼續漲到150億元。
三年間,連連數字共募集41.2億元,估值從40億元上漲到150億元,上漲了近3倍。
IPO前,創始人章征宇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8.54%。按照150億元的公司估值計算,身價近43億元。
光大投資為最大機構股東,持股7.88%。博裕資本、紅杉中國分別持股6%和5.26%。
創始人章征宇頗為低調,媒體上很少見到關于他的報道。連連數字是他的第二次創業。
章征宇現年57歲,先后在浙江大學獲得計算機軟件學士學位、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取得公共政策及管理碩士學位。
從美國回來后的2003年底,章征宇初次創業,與十六個朋友一起出資創辦了國內首家網絡安全企業天融信,章征宇擔任董事長多年。2015年,天融信掛牌新三板。
2016年8月,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南洋股份以57億元的價格收購天融信100%股權。當時章征宇持有天融信13.3%股權,價值近8億元。
連連數字的管理團隊也出身“名門”。
CTO王愚曾在螞蟻金服擔任了2年高級技術專家,此后轉戰眾安在線擔任技術副總裁。最終加入連連數字任CTO。
CEO辛潔則來自投資方之一的中金公司。辛潔曾在中金公司工作多年,先后擔任中金公司首席財務官、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等職位。
跨境客戶占比99%
支付行業最核心的門檻是牌照。連連數字招股書中透露,其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所有州均持有貨幣轉移牌照的公司,已在全球拿下64項支付牌照及相關資質,可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并支持使用超過130種貨幣進行交易。
另外,連連數字還與美國運通合資成立了連通 (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連通于2020年6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成為中國銀聯之后,中國第二家銀行卡清算機構,也是中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
近幾年,連連數字客戶群持續擴張,中國跨境商戶在客戶總數中占絕對優勢。2022年,活躍中國跨境商戶和企業84.5萬家,占當年總活躍客戶數的99%以上。
伴隨客戶數量的增長,支付額增長迅速。總支付額由2020年的8,494億元增長14.3%至2021年的9,712億元,并增長18.7%至2022 年的11,530億元。
連連支付的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即數字支付服務和增值服務。連連數字按照交易額一定百分比向客戶收取服務費,或按每筆交易收取固定服務費。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連連數字收入持續增長,分別為5.9億元、6.4億元和7.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2.3%。
從收入結構來看,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數字支付服務,其中跨境支付又占大頭。
三年間,全球支付業務收入分別為3.8億元、4.4億元和4.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2.5%,分別占公司收入的64.2%、68.4%及 64.4%。
境內支付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6億元、1.5億元和1.5億元,分別占總收入 的27.2%、22.9%及20.4%。
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小,但增速很快,分別為780萬元、2180萬元和9110萬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241.7%,分別占總收入的1.3%、3.4%及12.3%。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64.3%、68.2%及62.7%。
全球支付的毛利率顯著高于境內支付。三年間,全球支付的毛利率分別 為83.1%、82.0%及78.5%,境內支付的毛利率分別為23.7%、30.4%及29.0%。
招股書解釋稱,毛利率差異主要由于公司的全球支付業務可以提供匯兌等毛利更高的產品。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6900萬元、8990萬元及1.39億元,分別占本公司收入的11.7%、14.0%及 18.7%。
銷售費用率逐年上漲。跨境支付行業競爭激烈,僅國內就有30多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頒發的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批準,連連數字需要投入更多費用爭取客戶。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連連數字的經營虧損分別為1900萬元、6600萬元和1億元,三年合計經營虧損近2億元。
連連數字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連年大幅減少,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分別為13億元、8.7億元及1.5億元。
同時,2022年還新增銀行借款2.6億元。
除了持續經營虧損,連連數字多次向合資公司連通注資,也消耗了大量資金。
連通成立于2017年,根據雙方協議,連連數字持有連通50%的股權,但對連通的經營并無控制權。
連通最初注冊資本為10億元,2021年1月增加到37億元,2022年11月注冊資本再增加到50.6億元。
連連數字共需要承擔25.3億元,已支付24億元,還剩余1.3億元需要在2023年支付。
資金緊張,連連數字亟需上市融資。
本文為微新創想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微新創想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