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元,我買到了一臺最新國產迷你主機
在走過十數年的歷程后,英特爾NUC產品線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終結。
作為一個NUC愛好者,聽到這樣的消息多少會感到有些惋惜。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不過仔細想來,這其實算是一個大多數人都能夠早早料到的結果。畢竟這么多年以來,除了英特爾官方一直在強調著NUC系列的指導屬性,該系列產品總共也就賣出了不到1000W臺。
掐指一算,從2012年開始,平均每年售出100W臺。
這樣的銷量水平,跟攀升、中柏等一系列三線PC廠商也沒啥本質區別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在英特爾利潤下滑、主營業務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新上任的CEO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決定砍掉不賺錢的NUC業務,確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有趣的是,Intel NUC的逝去并不代表著PC Mini主機品類的消亡,相反,最近PC Mini主機的趨勢還挺熱的。
在短短半年時間內,我們不但見到了Minisforum銘凡、Beelink零刻這類出海轉內銷的廠商、還見到了聯想、華碩、惠普這些一線大廠在持續推出PC Mini主機新品,就連GMK極摩客、Firebat火影這種三線PC廠商也都卷到這個品類里。
比如說小雷最近買來的這臺PDD Mini主機,就是一臺典型三線廠商出品的廉價Mini主機。
(圖源:PDD)
為什么這么說呢,不是因為這款Mini主機的名字我從來沒聽說過,而是因為這款Mini主機在配備了英特爾N100處理器+8GB LPDDR5內存+256GB SSD硬盤的情況下——
只要718元。
我大意了啊,沒有閃,想都沒想就點了購買按鈕。
很快啊,東西就送了上門。
(圖源:雷科技自制)
首先上手的是一個黑白配色的包裝盒。
一個非常典型的OEM包裝盒。
向上抽出頂蓋,這次評測的主角就穩穩地放在正中的底座上。
(圖源:雷科技自制)
如果單純用眼去看,這款廉價Mini主機的外殼質感,看上去甚至有一點不屬于這個價位的感覺。
當然,實際上手之后,什么CNC陽極氧化鋁?
只是單純的銀色噴漆塑料罷了。
如果你在PDD上多逛一會,還能發現至少有GMK極摩客、Morefine魔方等幾家廠商采用了類似的模具,也就是說這是一臺典型的工模機子。
(圖源:雷科技自制)
只能說700塊,還要啥自行車捏。
89x89x43mm的整機三圍,可以說比我以往接觸過的Mini主機都要小一圈,真就比魔爪罐還要小巧。
(圖源:雷科技自制)
當然,相對應的,擴展能力可以說差到了一種新境界。
內存是板載的,網卡是板載的,僅支持2242 SSD硬盤。
只能說買到家是咋樣就是咋樣,和NUC的產品定義完全背道而馳。
(圖源:雷科技自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小巧的機身里,這臺Mini主機的接口居然設計得還可以。
機身左側提供了三個USB 3.1 5Gbps/s接口,右側提供了三個HDMI 2.0接口,背面還有兩個千兆網口。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不過充電是用的獨立DC圓形電源口。
沒有Type-C口,和很多擴展塢無緣了。
接著就是大伙最關心的性能方面。
今年年初,英特爾推出了一波Alder Lake-N芯片,用全小核處理器來取代傳統上入門級或超低功耗市場上的一些奔騰(Pentium)和賽揚(Celeron)產品。
(圖源:雷科技自制)
這臺廉價Mini主機,搭載的便是該系列里的Intel N100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Intel 7工藝制造,擁有4核心4線程,L3緩存為6MB,最高睿頻為3.4 GHz,集成的核顯為Xe-LP架構,擁有24個EU,支持AV1視頻解碼,TDP為6W。
實測在CPU-Z性能測試標準中,該機單核得分376.2分,多核1292.9分,R20測試354cb/1089cb,R23測試929cb/2875cb。
(圖源:雷科技自制)
要說強的話,確實比上一代N5105要強。
但歸根結底,這顆Intel N100也就是酷睿六代移動端處理器的水平。
不過,由于搭載的處理器功耗較低,所以就算是這樣小一臺主機也能輕松壓住,在長期穩定運行這塊算是拿捏住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顯卡方面,這臺廉價Mini主機配備的這顆Intel N100集成了24EU Iris Xe核顯。
(圖源:雷科技自制)
3DMark FireStrike Exteme跑分為547分,3DMark TimeSpy跑分為371分,和主流3D游戲反正是無緣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實測的話,滿足一些簡單的游戲娛樂還行,比如說在LOL游戲場景里,這顆 Xe 核顯的表現就還行,1080P低畫質設置下有60幀左右的幀數表現。
內存方面,它搭載了四顆來自三星的LPDDR5內存顆粒,而硬盤則是昱聯AS806——一塊PCIe 3.0 SSD硬盤。
(圖源:雷科技自制)
盡管Intel N100不支持雙通道內存,但是LPDDR5內存的高速特性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讀寫速度的差距,使用AIDA64進行內存緩存測試,測得的讀取、寫入、復制帶寬分別為30057MB/s、36057MB/s、30807MB/s,延遲為62.2ns。
(圖源:雷科技自制)
至于主機上附帶的這根硬盤,實際測試下來表現 emmm…就是標準的組裝盤硬盤水平,甚至可以媲美SATA SSD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有些讀者可能還會關心它的散熱和運行噪音。
就這么說吧,在 AIDA64 軟件中,單烤CPU,它的主頻最高可以穩定在3.1GHz,CPU溫度維持在56℃ 左右。
對于一個夢幻單風扇Mini主機來說,這個表現算是相當亮眼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噪音方面,風扇全開情況下,這臺主機的噪音表現對我來說完全能接受,就像旁邊擺了臺小風扇,如果是在辦公室,基本可以忽略。
說完性能,接著便是實際體驗了。
一般來說,購買Mini主機的理由有三種,輕度辦公、客廳影音以及游戲串流。
先說輕度辦公,實測下來,這臺Mini主機能完美滿足我的日常工作需求。
在部分中高度負載的辦公場景下依然有著出色的表現,比如利用Photoshop對文章里面需要用到的產品照片進行后期處理(非RAW圖片),同時打開多個網頁取材寫作等,體驗不錯。
要是不嫌麻煩,你甚至可以把它裝包里每天帶到公司,下班后再帶回家。
這樣無論生活還是工作,用的都是同一臺電腦,數據都保存在同一臺電腦里,徹底不用再受微信之王張O龍的拷打。
(圖源:雷科技自制)
再說客廳影音,該機718元的定價,放在前兩年也就是個安卓機頂盒的售價,距離蘋果Apple TV的售價都要差上不少。
在處理器功耗控制到6W的情況下,用廉價Mini主機充當HTPC,將小主機當成家庭影院的前端設備來控制客廳影音體驗的思路應該是可行的。
得益于Intel N100的加持,這臺小主機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臺完美的“機頂盒”。
如DXVA Checker硬件解碼檢測所示,該機搭載的Iris Xe核顯做到了HEVC,VP9,AV1等格式全方位支持,對市面上所有本地影視資源都可以做到完美的硬解。
(圖源:雷科技自制)
舉個例子,我手上有一份我手頭剛好有個用尼康Z9拍攝的《京都之秋》8K HDR視頻,這個視頻碼率高達15Mbps,非常接近我們平時觀看的常規4K原盤大小,如果說這個也能流暢播放的話,那么應對其他電影可以說毫無壓力。
可以看到,此時CPU和GPU的占用都已經接近90%,不過考慮到畢竟這是極限測試,一般日常使用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不會看碼率如此夸張的視頻文件。
(圖源:雷科技自制)
這樣的話,只要買個藍牙空鼠,搭配上Onelist這類影庫程序。
誒,一個廉價高清本地影音播放器完成了!
當然,流媒體應用也可以安排上。
沒人會喜歡的電視端會員?沒有了。
只能開480P的標清奈飛體驗?不存在的。
隨手下個嗶哩嗶哩PC版,體驗比閹割版云視聽小電視好了不止一點,還不用額外購買電視端會員;國內智能電視沒有奈飛認證的問題,在電腦上則完全不是問題,隨便裝個插件就能暢享高清奈飛體驗。
(圖源:雷科技自制)
至于游戲串流,這臺小主機內置的是千兆網口和WIFI 5無線網卡。
本以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本地游戲串流的體驗,但是實測在局域網環境下,這臺小主機完全可以遠程暢玩主力電腦上的各種steam游戲,就連《街霸6》、《FIFA》這類吃上下行帶寬和操作延遲的游戲也沒啥問題。
好,這下Xbox的錢也能省下來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其實這么一大圈測試下來,個人對這臺廉價Mini主機的體驗是比較驚喜的。
體積超小、功耗極低、性能夠用,低功耗處理器加上LPDDR5內存的組合,整機功耗在24W以內,即便長時間處于開機狀態也沒什么問題,放在日常辦公、多屏炒股或者家庭影音場景都很實用。
不過,太緊湊的機身限制了這款產品的拓展能力,千兆網口配置也讓其無法成為合格的軟路由,有特定需求的用戶需要注意一下。
沒錯,這種形態的主機注定不是適合所有人。
(圖源:雷科技自制)
Mini主機的使用場景始終是很小眾的,畢竟要便攜可以買筆記本,要性能可以自己組臺式機,它最吸引人的點,大概就在于緊湊的機身,我們甚至可以另購掛架把這款產品直接掛在屏幕背面,解放桌面上的空間。
至于“空間”在大家心里值多少錢,就得因人而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