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存儲芯片的寒風,要停了

存儲價格持續下行的市況即將步入尾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作者:豐寧,微新創想經授權發布。

2023行至過半,存儲芯片大跌的寒風依舊凜冽,DRAM加速降價、NAND閃存價格多輪下探、SSD也同步滑落,至于這場大風究竟要刮到何時未曾可知。

不過,近日已有多重信息表明整個存儲行業的周期底部越來越明顯,存儲價格持續下行的市況即將步入尾聲。

01觸底反彈還是持續低迷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內存和SSD硬盤等多類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如今已跌至歷史低位,32GB內存和2TB大容量存儲的價格也來到新的甜蜜點。以下是各類產品近一年降價情況。

存儲芯片的寒風,要停了插圖

然而,進入2023年下半年后,市場走勢正在發生變化,多家研究機構及存儲原廠紛紛預測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觸底,并有可能在7月份出現上漲。

美國市場調查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稱,美光、西部數據等存儲芯片供貨商認為產品價格已跌到底,開始取消以折扣價提前進行批量交易的模式,甚至開始抬高價格。預計Q3起存儲芯片價格下跌幅度將會收窄,部分產品合約價格很可能從Q4起出現上升拐點,不同產品線情況有別,明年有望全面復蘇。

02DRAM Q3觸底,NAND再等一季

那么DRAM 和NAND的情況如何?分別在什么時候迎來行業回溫?

首先看DRAM。據臺媒報道,面對行業傳統旺季,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家存儲巨頭都計劃調漲DRAM的下一季度合約價,目標漲幅7%—8% 。此外,美國調研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目前內存芯片價格相對穩定,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DDR5內存可能會面臨漲價。據稱,PC端的DDR5內存價格或將最高上漲5%,而服務器的DDR5內存價格可能最高上漲10%。已有部分廠商在2023年7月份開始上調內存價格,這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其次看NAND。近日NAND閃存芯片市場也傳出由于庫存水平仍然很高,價格已跌破制造商底線,影響盈利能力的消息,上游NAND原廠計劃從7月開始調漲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7月起開始調漲價格 并不意味著市場真正的回溫。中國臺灣經濟日報認為,存儲器經過一年的庫存調整,加上三星等減產效應逐漸顯現,法人預期DRAM有望在第三季度觸底,NAND Flash則延后一季在第四季度觸底。

據悉,7月三星將DRAM月產量削減至62萬片晶圓,同比減少12%以上,創下了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DRAM產量的新低。目前,三星的DRAM工廠中,除了采用最先進工藝制程的平澤園區之外,基本所有產線的DRAM產量都在下降。三星內部計劃將減產持續至明年,在半導體市場重回供需平衡之前,公司將避免擴產存儲芯片。Omdia預計,明年下半年三星的DRAM月產量將保持在60萬片,較目前水平進一步減少。與此同時,三星也開始積極與主要客戶重新談判DRAM價格

美光的庫存水位也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美光季度末庫存維持在82億美元小幅波動,最新目標庫存周轉天數為4個月(當前約5.6個月),減產幅度從25%提高到30%。下半年上游原廠有望積極地持續減產,強化庫存管理和控制供應增長。

03三大先鋒率先調漲

不同于去年的普遍衰退,其實自步入今年以來,就已經有零星產品開始漲價,分別是:DDR5和HBM,此外手機用大容量內存的行情報價也將呈上揚態勢。看一下這三大板塊當下的需求及發展狀況。

首先看DDR5。驅動DRAM 內存市場向DDR5升級的動力應該是來自對帶寬有強烈需求的專業應用領域,比如云服務器、邊緣計算等等,由于系統內存帶寬跟不上服務器 CPU 核心數量的增長,因此服務器需要更大的內存帶寬。在服務器市場,經過數月的庫存消耗,國內服務器主要廠商的庫存水平也已經回落至健康水位,近期市場詢單也確有增多,部分廠商已開始釋出訂單。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公司正在推動DDR5內存的普及,以期抵制當前半導體市場下滑的趨勢。

7月20日,據業內人士透露,DDR5內存價格出現小幅上漲,這表明該市場即將從最低點進入恢復階段。

其次,被AI服務器引爆的HBM新型存儲需求也在今年開年以來迅速增加。根據 Trendforce 數據,HBM 市場被海力士(占 53%)、三星(占38%)和美光(占9%)三大內存原廠占據。受益于AI的提振,2023年開年后三星、SK海力士兩家存儲大廠HBM訂單就快速增加,價格也水漲船高,據悉近期HBM3規格DRAM價格上漲5倍。目前SK海力士已著手擴建HBM產線,目標將HBM產能翻倍。擴產焦點在于HBM3,SK海力士正在準備投資后段工藝設備。三星也計劃投資1萬億韓元(約合7.6億美元)擴產HBM,目標明年底之前將HBM產能提高一倍,公司已下達主要設備訂單。不過調整產能需要時間,很難迅速增加HBM產量,預計未來兩年HBM供應仍將緊張。

最后,5G智能手機的強勁需求也為智能手機內存市場的增長創造了上升趨勢。目前應用于智能手機存儲的RAM和ROM最新產品規范已經發展到了LPDDR5/5x和UFS4.0,無疑將成為各大手機廠商高端旗艦應用首選,但是這兩種類型產品目前供應來源和產能相對有限。根據CFM數據顯示,由于各廠商之前價格基準不同,預計Q3 LPDDR5/5x普遍漲幅將在10%—20%,漲至0.2-0.22美元/Gb以上的意愿較強,部分廠商在供應和報價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UFS 4.0方面,由于上半年部分搭載UFS4.0產品機型銷量反饋較好,下半年搭載UFS4.0機型預計比之前預期更多,因此行情報價也將呈上揚態勢。

04國產存儲公司突然走紅

今年以來存儲市場價格雖然在一直下探,但國產存儲廠商卻一直表現不凡。

國產A股存儲芯片核心公司約有10余家。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收盤,有7只存儲芯片概念股年內漲幅已翻倍。當日存儲板塊指數更是大漲6%以上,其中具有優秀表現的公司包括: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東芯半導體、華海誠科等。

那么存儲芯片為何突然走強?又有哪些公司有望在這次走紅中受益?

存儲芯片的寒風,要停了插圖1

HBM盛行,國產公司涌現

今年以來HBM板塊持續爆發,然而這一賽道主要被海外巨頭所壟斷。2022年HBM市場份額中,SK海力士獨占50%,三星約40%,美光僅10%,且SK海力士是目前唯一量產HBM3的公司。不過在HBM盛行的當下,一些優秀的國產公司也正在涌現。比如:HBM供應商華海誠科、雅克科技、太極實業;HBM代理商香農芯創、商洛電子;HBM環氧塑封料供應商華海誠科、飛凱材料、宏昌電子、壹石通、聯瑞新材;還有進擊HBM先進封裝的華海誠科、中富電路;HBM基板供應商中富電路、科翔股份、滿坤科技等。

其中華海誠科可以應用于HBM的材料已通過部分客戶認證,顆粒狀環氧塑封料是HBM需要的核心封測材料,目前國內唯一,全球僅三家;雅克科技是SK海力士的核心供應商,HBM核心標的,也是全球領先的前驅體供應商之一。

利基市場收益

眾所周知,美光在中國的存儲市場“占地不菲”,倘若美光在中國的業務受限,首先受益的自然是利基存儲市場。利基存儲主要包含 4Gb DDR4 及以下的 DRAM,2D NAND 及 NOR Flash、EEPROM 等品類,毛利較低,市場規模遠小于主流儲存產品,但是相應技術壁壘也相對較低,國外巨頭正在逐步退出這部分競爭,國內存儲芯片設計公司正在逐步崛起。

在利基存儲領域,兆易創新是成長最快、實力最強的公司。兆易創新的存儲芯片營收中70% 來自NOR閃存、利基型DRAM占比18%,其余小部分為NAND閃存,公司目前產品布局主要面向IPC、機頂盒、掃地機器人等物聯網領域利基市場需求。

在利基型 DRAM 車用存儲領域,北京君正通過并購獲得了后發趕超的優勢。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全球車規DRAM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分別為美光(45%)、北京矽成(15%)和三星(11%),若美光業務受限,車載存儲龍頭北京君正有望優先受益;SLC NAND領域,國內龍頭東芯股份有望受益。

下游的存儲模組行業,江波龍和佰維存儲在全球市場也有較強競爭力,其中江波龍的 eMMC 及 UFS 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為 6.5%,全球第六,國內第一;佰維存儲全球市占率 2.4%,全球第八,國內第二。這兩家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都包括美光。

先進封測當道

目前,包括三星、美光、SK 海力士在內的國際領先存儲器大廠都是以 IDM 的模式運營,不過,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尚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完善的內部封裝能力,選擇將封裝外包給 OSAT 廠商,這就給了國內 OSAT 廠商一個商機。

在存儲器封裝市場,也有以通富微電、深科技(沛頓科技)、太極實業、華天科技、長電科技等為代表的眾多國內封測廠商紛紛押下重注。通富微電將存儲器封測作為其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并與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結為戰略合作伙伴,已大規模生產存儲產品。深科技在年報中指出,隨著國產存儲廠商相繼達成有效產能,半導體制造環節(包括晶圓代工和封測)的景氣度持續走高。長電科技也在年報中表示,在半導體存儲市場領域,長電科技的封測服務覆蓋 DRAM、Flash 等各種存儲芯片產品。

05結語

存儲芯片作為半導體產業的風向標,呈現出較強的周期性,行業景氣度受供需關系影響較大,在景氣度高漲時,各廠商擴大產能以增加收入,易導致供應過剩,而在景氣度下降時則收縮產能、降價清理庫存,最終導致市場供不應求。從歷史周期維度看,存儲行業周期約為3-4年,而本周期自2020年Q1起始,于2022年Q1價格階段性見頂,目前已連續6個季度降價。

當下已接近這一輪存儲芯片市場周期的底部,國內也已經涌現出一批很受市場關注的企業正努力抓住機遇,憑借成本優勢、技術性能等迅速在市場站穩腳跟。待市場景氣度回升,國產存儲廠商有望分得更大的市場。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