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微軟慫了,索尼贏了

關鍵時刻,索尼松口。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金角財經(ID: F-Jinjiao),作者:林石,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紛紛擾擾一年半后,游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收購即將迎來大結局。

7月26日,針對微軟以約6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00億元)收購動視暴雪的計劃,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財報會議上充滿信心地表示,“我們將繼續推進監管審批程序,有信心完成這筆交易。”

這番話的背后,是美國加州法院已于7月11日駁回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申請的臨時禁制令,微軟和動視暴雪隨后要求FTC撤回對此案的審理,FTC并未表示異議。據報道,FTC目前已計劃擱置針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反壟斷訴訟。

與此同時,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也在4月的否決之后,同意了微軟的上訴請求,表示“準備考慮微軟關于調整收購案的任何提議”。

這意味著,在歐盟、中國等數十個國家陸續為這起幾乎史無前例的收購案開綠燈之后,這場延續了超過一年半的監管機構與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拉鋸戰,即將迎來終局。

01反壟斷之戰

2022年1月,微軟突發公告,宣布將以每股95美元的現金收購游戲巨頭動視暴雪,交易總金額約為687億美元(約合4900億人民幣)。

動視暴雪作為游戲行業最知名的游戲開發商與發行商,旗下包括了《使命召喚》、《魔獸世界》、《守望先鋒》等數十個知名IP。收購案提出前的2021年,動視暴雪的凈收入為88.03億美元(約合5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8.87%,凈利潤也達到了26.99億美元 (約合193億元人民幣)。

?微軟慫了,索尼贏了插圖

動視暴雪擁有著多個著名IP

作為游戲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起收購案,消息一經發出就引發各界關注,更是不出意外地引來了監管機構的關注。

首先出擊的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美國對于大公司壟斷風險的警惕由來已久,早在1890年便通過了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法》,FTC則是美國的兩大反壟斷執法機構之一,另一個是司法部反壟斷局(DOJ)。

近年來,FTC已經審查了包括臉書、蘋果、谷歌、亞馬遜在內的互聯網巨頭,FTC主席莉娜·汗 (Lina Khan)曾明確表示,將打擊在一系列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鞏固權力、減少競爭的公司。FTC為此甚至翻出了多年前臉書針對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購案進行起訴。不過,這起訴訟最終以臉書勝訴告終。

按照美國當前法規,凡是交易規模超過4.039億美元的收購案,均需進行反壟斷審查。FTC審查之后,于去年12月決定提起反壟斷訴訟,理由是:動視暴雪作為游戲發行商,正在為多種設備供應游戲,而微軟作為三大主機廠商之一Xbox平臺的擁有者,“既有手段、也有動機危害競爭”,可能采取包括操縱定價、讓競爭對手無法擁有暴雪內容等做法。

簡單點理解,就是FTC擔心玩家之后只能在微軟的平臺上玩到動視暴雪的游戲。

同樣的擔心,也出現在英國監管機構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身上——CMA是微軟此次收購案的最后一個阻礙。

CMA的理由與FTC有異曲同工之妙。CMA擔憂此次收購會導致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價格、更少的選擇與更少的創新,“這種影響可能會在下一代游戲機推出時尤其明顯,游戲玩家會對購買哪款游戲機做出新的決定。CMA 認為,此次合并可能會顯著削弱微軟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從而損害主機游戲領域的整體競爭。”

另一個重點,則是云游戲。所謂云游戲,即是不依賴于硬件性能,依靠云計算讓玩家得以游玩以往門檻極高的游戲大作或是移動端游戲。目前,全球云游戲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5億美元,而微軟旗下的xCloud正是英國云游戲市場占有率排第一的平臺。CMA擔憂,微軟在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之后,將可能導致其在英國云游戲市場的一家獨大。

因此到了今年4月,CMA在經過大半年的審查之后,給出了一份長達418頁的正式調查報告,決定禁止微軟收購動視暴雪。

不過令人尷尬的是,一個月之后,歐盟、中國都先后批準了此次收購。截至目前,已經有39個國家同意了微軟的動視暴雪收購案。

03同行背刺

在監管機構介入此次收購案之前,最早提出異議的是作為微軟在游戲行業的直接競爭對手——索尼。

早在2022年1月,微軟宣布將要收購動視暴雪之后,同為三大主機平臺廠商的索尼就第一時間發布了聲明,表示“我們希望微軟能夠遵守合同協議,并繼續確保動視游戲是多平臺的。”

彼時,索尼的PS5游戲主機尚未完成產能爬坡,倘若放任微軟的行為,恐直接對新一代游戲主機的銷量造成直接沖擊,開始各處奔走相告來醞釀微軟壟斷一事。

作為全球最大的游戲發行商之一,微軟與索尼可謂是游戲市場最為針鋒相對的兩家對手。根據Ampere 評估,2022 年,索尼占據了游戲主機市場的最大份額,達到45%。任天堂占據27.7%,而微軟則占27.3%。

相對于任天堂眾所周知的“強大”主機性能及游戲品類上的獨樹一幟,微軟與索尼在3A大作與會員訂閱上的爭奪更為激烈。

同年9月, 索尼CEO吉姆·瑞安(Jim Ryan) 甚至專門飛往布魯塞爾,向歐盟監管機構表達了對此次收購案的擔憂,其中的核心關鍵,是動視暴雪的游戲在收購完成之后,會否向其它平臺保持開放。

此次收購案中,索尼的焦點則是放在了《使命召喚》系列上。《使命召喚》是游戲史上最賺錢的游戲系列之一,2022年,動視暴雪就表示,該系列總收益已高達300億美元,最新發布的《使命召喚19:現代戰爭2》,在上市10天之后銷售收入已超過10億美元。

動視暴雪作為一家游戲開發商,通常都會選擇與多個平臺進行合作,最后以銷售分成的方式進行盈利。而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平臺,正是該系列游戲的主要分銷渠道之一,公開信息顯示,在《使命召喚19:現代戰爭2》10億美元銷售收入中,PlayStation至少貢獻了30%的份額。

一旦動視暴雪被收購之后,《使命召喚》系列可能會成為Xbox平臺獨占游戲,對索尼而言,這不僅意味的高達數億美元的收入,更可能面臨大批量的用戶流失。

以至于吉姆·瑞安也不惜泄露“私下的商業談判”的風險,也要向媒體曝光:“微軟只愿意在動視和索尼現有協議結束后,讓《使命召喚》多留在 PS 平臺上三年。《使命召喚》在PS平臺近20年,微軟的提案在許多方面都不足,也未考慮對我們玩家造成的影響。”

吉姆·瑞安這一步棋,是在倒逼數千萬的PlayStation玩家向微軟施壓。

除了在主機市場造成了直接的利害關系,微軟的這次并購還造成了云游戲領域的影響,使得更多的同行高舉反壟斷的義旗。

今年1月,谷歌、英偉達都先后向監管機構提供了自己的“證詞”:即微軟可能在云計算、用戶訂閱和移動游戲市場上獲得不公平的優勢。

二者之中,英偉達是微軟在云游戲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旗下的GeForce Now一直對微軟的Xcloud窮追不舍;谷歌則是微軟的老對手,同為三大云計算平臺之二(另一個是亞馬遜旗下),就在上個月底,谷歌還向FTC提出控訴,指責微軟在云計算領域存在反競爭行為。

無論是FTC還是CMA的調查中,不少來自這些競爭對手的證詞都成為了指控微軟壟斷的有力論點。

對于微軟而言,想要如愿以償地達成收購,就必須說服同行與監管機構,此次收購不會損害正常競爭,自己“人畜無害”。

03微軟的妥協

微軟一直都在嘗試拯救這筆交易,在不斷釋放開放的信息,以改變市場對于自己“壟斷者”的標簽。

早在收購面臨爭議之初,就有報道指出,微軟計劃在收購后繼續為PlayStation游戲機提供由動視暴雪打造的游戲,微軟旗下主機平臺Xbox的負責人Phil Spencer則表示,“我們無意讓社區遠離該平臺”。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后來也主動表示,此次收購不會阻止動視暴雪未來的游戲在PlayStation平臺上發布,并且希望在 Switch 上發布更多游戲,包括《使命召喚》。

但這些說辭并未能說服同行乃至監管機構,原因是微軟此前就有過“背信棄義”的操作。

FTC在調查報告中指出,微軟曾經收購了游戲工作室Bethesda的母公司ZeniMax,當時曾向歐盟委員會表示“沒有動機停止或限制在競爭對手的主機上購買ZeniMax游戲”,但最終還是宣布了Bethesda制作的《星空》、《紅霞島》等游戲成為獨占。

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刺的索尼突然站了出來,吉姆·瑞恩在面對FTC的調查時就表示,“我雖然不喜歡它(獨占),但我并不認為它是反競爭的。”

在這場反壟斷案中,索尼已經達到了延緩并購流程、為PS5爭取更多時間窗口的既定目標。

況且索尼是無法通過這一次操作徹底在擊垮微軟,吉姆·瑞恩要為PlayStation的長遠進行系統規劃。

畢竟索尼自己同樣熱衷于并購游戲工作室,建立獨占游戲生態,此時趕盡殺絕恐怕會被微軟在以同樣的套路來“卡脖子”。

見勢索尼開始松口,微軟方面也放低了姿態,開始向多方“求和”。因為微軟對于收購的決心不僅出于市場的考量,更是因為一筆巨額分手費的壓力。

在最初的并購協議中,如果在今年的7月18日之前,此項交易不能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微軟將向動視暴雪支付高達30億美元的分手費。

因為監管機構的阻撓,微軟不得不與暴雪在今年7月20日,達成了新的合并協議。根據新的協議,微軟需要在2023年10月18日前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如果交易在8月29日前未能完成,則微軟需要為動視暴雪支付35億美元的補償;如果到了9月15日收購仍未敲定,這筆“分手費”更是會達到45億美元之高。

因此,當收購進入倒計時之后,微軟只能被迫求和。

為了解除CMA對于云游戲市場的顧慮,微軟今年先后與三個歐洲云游戲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NVIDIA、Boosteroid、Ubitus,分別簽署了一份為期十年的附條件合同,承諾在收購動視暴雪之后,向他們的云游戲平臺免費授權動視暴雪的游戲IP。

?微軟慫了,索尼贏了插圖1

英偉達GeForce Now上可以玩到不少游戲大作,來源:英偉達官網

關于《使命召喚》的處理則更為幽默,今年2月,微軟宣布與三大主機廠商之一的任天堂簽署10年協議,《使命召喚》系列游戲將會在任天堂的Switch平臺上發行。(至于玩的效果怎么樣,那是另一回事。)當時,微軟便在呼吁索尼達成同樣的協議。

但直到7月16日,微軟才正式宣布,已經與索尼簽署了一份協議,在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完成后,《使命召喚》將繼續在索尼的PlayStation上發行,授權為期10年。

至此,同行們不再表示異議,監管機構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糾纏下去。

在加州法院的裁決之中就明確表示,“微軟已在公開場合和法庭上以書面形式承諾,十年內將在 PlayStation 上保持與 Xbox 同樣的《使命召喚》。它與任天堂達成協議,將《使命召喚》移植到 Switch 上。它還簽署了多項協議,首次將動視暴雪的內容引入多種云游戲服務。”

因此法院認為,FTC已經無法證明此次收購會減少競爭的可能性,相反的是,消費者有更多機會體驗《使命召喚》系列和其他動視內容。

按照計劃,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最快會在一個月內迎來終局,反壟斷機構們再次敗退。而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一次收購的達成會帶來何種后果,仍需放眼長量。

參考資料:

第一財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交易已獲38個國家批準》

FT中文網《關于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案,英國在反對什么?》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