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價值4億元,這家公司只有創始人一個員工
只要找對市場、產品和模式,一個人抵得上千軍萬馬,而且不用看投資人的臉色。
來源丨微新創想(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未盈
編輯丨信陵
圖源丨圖蟲創意
上個月,全世界的游戲創業者都在瘋傳一則勵志故事。
瑞典的游戲社區運營公司MOBA. Network收購了法國一家游戲數據公司Wargraphs,價值5,000萬歐元(3.84億元)。令人吃驚的是,Wargraphs號稱是創業公司,但全部雇員只有創始人尼古拉斯(Jean-Nicholas)一人,網上連他的照片都找不到。
一般意義上,人們會認為大公司更有競爭力、效率更高。實際上,規模大很容易造成業務冗雜,人效比下降。而小公司則由于專注細分市場,一旦建立了壁壘,找準了盈利模式,往往能創造出盈利奇跡。
微新創想,贊989
Wargraphs憑啥值5000萬歐元
Wargraphs位于巴黎,主要做英雄聯盟熱門配套應用程序,幫助玩家跟蹤和改善他們的游戲統計數據。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尼古拉斯既是CEO,也做開發、運營和維護,全部工作由自己一人完成。
Wargraphs成立10年,沒有拿過一分錢的外部投資,但年年盈利。
2022年,Wargraphs實現營收1,230萬歐元(約9600萬元)。由于公司幾乎“零成本“運營,營收幾乎等于利潤,變現能力超強。因此,MOBA Network給出的5000萬歐元估值,相當于盈利的4倍,真心不貴。(參考下,7月20日收盤數據顯示,三七互娛市盈率是20倍,昆侖萬維是44倍)。
今年34歲的尼古拉斯是法國的軟件工程師,曾在微軟做了4年的后端開發。尼古拉斯從小愛玩電子游戲,最喜歡《爐石傳說》和《英雄聯盟》,11歲就開始編程游戲。
2009年,尼古拉斯創建了一個魔獸世界數據統計網站World of Wargraphs,2012年,他又創建了英雄聯盟數據統計網站League of Graphs。
League of Graphs通過追蹤英雄聯盟每天進行的數百萬場游戲數據,收集不同英雄的獲勝率、擊殺率和團戰戰術等信息,幫助游戲玩家更好地定制策略、提高游戲的獲勝率。此外,League of Graphs還會根據游戲的最新動態,推動專業玩家與粉絲之間的討論。
2017年,尼古拉斯發現市場上沒有好用的實時統計網站,創立了實時統計網站——Porofessor。兩年后,他又發布了Porofessor桌面應用程序。Porofessor可以作為一個第三方插件在英雄聯盟里打開,幫助玩家在比賽實時分析戰況、選擇英雄和戰術,相當于多了一個大腦進行計算,被稱為玩家的好幫手。
這兩個產品雖然簡單,但瞄準了英雄聯盟數億玩家對游戲策略分析的強烈需求。League of Graphs和Porofessor網站自推出以來瀏覽量超過45億次,Porofessor應用程序的下載量近1000萬次,每日活躍用戶超過125萬。
Wargraphs的盈利模式是廣告,基礎就是這些漂亮的用戶數據。但從經營效率上說,Wargraphs顯然比同行(比如OP.GG、U.GG、Blitz.gg等數據統計網站)更出色。這些公司大多數都拿了風險融資,雇傭了幾十名員工。
行業人士指出,游戲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只是游戲本身,還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很多小型服務商都在為這個生態系統創造價值。Wargraphs就是通過為這些熱門游戲創建分析工具,從而開辟出一個新興市場。
作為全球知名的游戲社交網絡公司,MOBA Network愿意花5000萬歐元收購Wargraphs,不僅意味著它認可了后者的模式,也看中了這些工具在游戲社交上的潛力。MOBA Network計劃將產品擴大到更多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并開發針對其他游戲的分析。
尼古拉斯準備開始一項新的冒險——創立一款能與《爐石傳說》競爭的卡牌游戲。根據TechCrunch的報道,尼古拉斯還是不打算融資,“但可能會雇傭一二個員工?!?/p>
把副業干到一個億的“蓋哥”
法國有尼古拉斯,澳大利亞則有“蓋哥”(Gary Brewer,中國IT創業者給起的名)。
“蓋哥”(Gary Brewer)
“蓋哥”創辦的澳大利亞軟件公司叫BuiltWith,產品是網站分析工具,用戶可以用它搜索任意網站的構建代碼,從而實現對競爭對手的分析、監控和潛在客戶的開發、培育。
BuiltWith和Wargraphs體量相當,營收都在1400萬美金上下,都沒有外部融資。和尼古拉斯一樣,“蓋哥”既是CEO,又是首席開發者和客服。比尼古拉斯更魔幻的是,“蓋哥”創業的前四年一直做兼職,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創業,堪稱時間管理大師。
創辦BuiltWith之前,“蓋哥”是個程序員,工作之余嘗試開發了多個工具和產品,但都以失敗告終。有一天,他在瀏覽某網站的源代碼時想到,這些數據只有經驗豐富的開發人員才能看懂,如果能為大眾開發一種分析網站源代碼的工具,應該會有很多人感興趣。隨后“蓋哥”注冊了BuiltWith,開始搭建Scraper (網頁抓?。┘捌浼夹g數據庫。
2007年7月,“蓋哥”正式推出BuiltWith工具,它可以追蹤全球2.5億+的網站,找到它所能發現的應用于該網站上的所有技術,包括網站使用的分析工具與追蹤工具、小部件、標準開發框架、建站程序、內容管理系統、廣告商、內容分發網絡CD、JavaScript庫和函數等。
發布后不久,媒體的曝光給公司帶來了第一波熱度。為了贏得更多客戶,Builtwith和AboutUs達成合作。AboutUs 是一個包含數百萬企業信息的互聯網域名目錄網站,在每個網站后面都添加一個 BuiltWith.com鏈接,方便用戶查找該網站使用的技術。此次合作很成功,BuiltWith的流量呈爆炸式增長,SEO排名也迅速上升。
圖源:BuiltWith官網
BuiltWith有免費版和付費版,免費版本可以讓用戶了解競爭對手正在使用的技術,付費版本的用戶可以通過搜索特定的關鍵字和技術找到網站,甚至可以按位置、支出和社交關注者對它們進行細分。這是一個挖掘潛在客戶的完美場所。
BuiltWith的商業模式主要靠付費訂閱,訂閱分為基礎版每月295美元,專業版每月495美元,企業版每月995美元。BuiltWith現已擁有85萬付費用戶,這些付費用戶不是靠布魯爾推銷來的,是他們自己找上門的。BuiltWith每月200萬的PV(頁面瀏覽量),直接訪問占比57% ,36%來自搜索引擎,來自付費關鍵詞廣告的幾乎沒有。
“蓋哥”經常收到潛在客戶的電子郵件,他發現真正有意向的客戶不會發郵件,而是直接購買。于是他自動化了客戶服務,大多數問題他都能用10秒回答,并附有知識庫鏈接,較難的問題他會做一個視頻教程。他盡可能讓客戶服務變得很簡單,這樣就能騰出時間來構建新工具。
“蓋哥”說,“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了讓用戶自行完成購買和使用。”
創業的頭四年,“蓋哥”一直把BuiltWith當副業,他認為初創公司不穩定,不想all in。直到2010年,BuiltWith的一位忠實用戶安德魯·羅杰斯,說服”蓋哥“全職做BuiltWith,并毛遂自薦希望出任聯合創始人,動機是“要股權和頭銜,不要工資。”
羅杰斯加入后,希望設置銷售指標和雇傭員工,“蓋哥”拒絕了,他說這些只會帶來干擾和資金上的消耗。不僅如此,“蓋哥”也拒絕了風險投資,哪怕競爭對手不斷涌現,他的判斷是,“對手的出現可以讓市場變得更大?!?/p>
給創業者的啟示
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創業者無需像大公司那樣靠規模優勢競爭,僅憑獨特的商業模式也能創造出高收益。
圖源:攝圖網
賺大錢的mini公司有三個共性,第一,他們瞄準的是垂直細分的藍海市場,而且找到了一批對業務有強烈需求的群體。無論是渴望在比賽中獲勝的游戲玩家,還是渴望挖掘潛在客戶的公司,他們都會自發地下載產品或為產品付費,無需營銷廣告和銷售的推薦。
其次,他們做的產品不依賴人力。SaaS是典型的邊際成本趨零的產品形態,Builwith通過自動化客戶服務,降低對人的依賴,從而控制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
最后,他們商業模式能夠快速復制,Wargraphs通過售賣廣告空間來盈利,只要開發不同的游戲數據統計工具,就可以拓展更多領域的用戶。Builtwith通過付費訂閱來盈利,只需不斷地完善工具,收集最新的數據,就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為之付費。
本文為微新創想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微新創想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