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騰訊新聞,未來該往何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新摘商業評論(ID:xinzhainews),作者:洛枳,微新創想經授權發布。

騰訊新聞接下來的關鍵工作就是要在商業自洽的基礎上,持續鍛造精品資訊的產品口碑。

“如果他們不能自己浮上水面,還沉下去,甚至還有很多問題的話,那留給騰訊新聞的時間也就不多了。”

曾幾何時,騰訊新聞被視為一顆可以隨時舍棄的棋子。尤其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下,馬化騰幾乎失去了耐心,去年年底,在內部員工大會上直言,整個騰訊新聞砍掉都可以。

然而,不到一年時間,騰訊新聞就實現了盈利,準確地說,騰訊新聞出現盈利的時間點是2022年第四季度,和馬老板發話的時間點高度重合,看上去非常矛盾。

尤其是,2022年6月的那次規模性組織優化,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騰訊新聞實現盈利并沒有什么好方法,靠的還是人員優化。

在阿那亞的海邊,“眼界仲夏夜”精品內容粉絲節活動上,騰訊新聞負責人何毅進表示,騰訊新聞接下來的關鍵工作就是要在商業自洽的基礎上,持續鍛造精品資訊的產品口碑。

那么,騰訊新聞如何實現的商業自洽?已經20歲的騰訊新聞,未來將去往何方?在新聞學被視為天坑專業、被唱衰的當下,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新聞資訊平臺?

01 門面、雞肋和盈利

騰訊新聞的高光時刻大概在2015年。

2015年的年會上,騰訊新聞客戶端成功入選騰訊設立的名品堂,和它同時入選的產品是 手 機QQ 瀏覽器、手機管家和微信公眾平臺。

作為老牌的四大門戶網站之一,騰訊新聞被看作騰訊的門面招牌,騰訊深圳總部大樓上一度長時間掛著騰訊網的logo。

那幾年,騰訊高層對騰訊新聞的重視可見一斑:

CEO馬化騰經常凌晨兩三點看騰訊科技,查出內容錯誤后就給部門領導發郵件,責任編輯往往會因此遭受處罰。很多公司創始人、投資人都以被騰訊采訪為榮。

將騰訊游戲從0帶到1的COO任宇昕,兼任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和IEG(互動娛樂事業群),負責短視頻和信息流業務,前者產品主體是微視,后者產品主體是天天頭條。

還有林松濤的救火、王詩沐的入局,林松濤認準短視頻行業尚未飽和,騰訊先后上線微視、閃咖等十三款短視頻APP;王詩沐則開啟了騰訊新聞的個性化推薦改革,利用大數據和算法推薦,嘗試將騰訊新聞打造成一個涵蓋視頻和社區的多元化內容平臺。

更不必說,在技術線,引入UC推薦算法負責人頂著競業協議像素級模仿今日 頭條。

騰訊新聞,未來該往何處?插圖

但奇怪的是,2015年,同樣是騰訊新聞走下坡路的開始:天天快報關停,微視和騰訊新聞成為裁員重災區……

回顧騰訊新聞由盛轉衰的過程,2015年看似是騰訊新聞斷崖式跌落谷底的轉折點,其實質反映出來的是,內容是騰訊除了電商之外的另一個阿喀琉斯之踵。

從圖文到短視頻,從騰訊新聞到微視,騰訊新聞始終沒能在內容賽道上大力出奇跡,反而愈發成為騰訊的雞肋,棄之可惜,卻又食之無味。

即便是2015年,騰訊新聞的DAU(日活躍用戶)也只有5000萬,與其他DAU過億的名品堂產品相比,騰訊新聞也不抗打。

而且,刨除騰訊基本盤QQ和微信帶來的DAU,騰訊新聞自身吸引來的用戶數量就更少了。

這與騰訊入局門戶網站的初衷有關,騰訊進入媒體行業,既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基于用戶考量,而是為了重塑品牌,提升品牌調性的意義遠大于實際的業務考量。

這樣一來,在沒有什么雄心抱負的前提下,騰訊新聞和集團品牌捆綁太深,在自媒體崛起的浪潮之下,又踏入了傳統媒體經營的老路,遏制了自身的無限可能性。

從工程師主導的騰訊網絡媒體時代,到傳統媒體人接棒做內容,再到懂運營的操刀騰訊新聞,時間來到2022年5月,何毅進接到手的騰訊新聞,已經是迫切需要降本增效才能實現內部盈利的平臺。

精品化改革,成了20歲的騰訊新聞的新方向,也為騰訊新聞盈利帶來了新曙光。

騰訊新聞內部對組織優化得以實現盈利予以了否認,因為優化成本也很高,在運營服務成本、內容處理成本等方面的優化,同樣可以給騰訊新聞帶來切實的降本及提效結果。

組織優化和提質增效只是精品化改革的一部分,如何拆解、貫徹、落實精品化這一命題,才 是騰訊新聞改革的關鍵。

02 反復橫跳后,撞上了可能性之海

如果 用詞語來形容騰訊新聞的性格,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

在何毅進上任之前的16年間,騰訊新聞大體經歷了兩個不同的周期。

2006年——2019年,是傳統內容經營主導的時代。

騰訊挖來在廣告界的傳奇人物劉勝義,負責網絡媒體、廣告和集團品牌業務,內容方面找來陳菊紅等傳統媒體人。

傳統廣告業賺錢的方式無非兩種:客戶的營銷費用;從電視臺紙媒采購廣告位再倒賣給品牌商。劉勝義來到騰訊后,沿用了過往經驗,提升騰訊集團的品牌形象并販賣更多值錢的廣告位。

為了賣出更多的廣告位,就需要精品內容做支撐。陳菊紅入職騰訊前,是《南風窗》的總編輯,深知如何提升集團品牌的調性和如何制作好內容。

陳菊紅和劉勝義的組合,看起來很互補,優質內容+騰訊這張廠牌,按理來說是可以形成精品內容—平臺調性提升—吸引品牌客戶投放—集團品牌形象提升正向循環,由此實現廣告位的溢價。

但劉勝義的精英心態讓他在業務上有了視野盲區,出于4A廣告公司的職業慣性和客戶資源,劉勝義忽視了長尾廣告訂單,背負著品牌前行也會讓內容創作越走越窄,傳統媒體的“中心化”內容創作模式和廣告模式,只能服務集團品牌形 象和KA廣告客戶。

騰訊新聞,未來該往何處?插圖1

騰訊新聞陷入了守舊的陷阱,止步不前,于是來到了第二個時代。

2019年——2022年,騰訊新聞進入“人機協同”時代。

是繼續堅持精品內容,還是轉向流量內容強算法分發?今日頭條靠著信息流成功成為大熱門,騰訊新聞也想嘗嘗當熱門的滋味。

騰訊內部認為,騰訊新聞要用上推薦引擎,因網易云音樂一戰成名的王詩沐扛下了重擔,他是有著典型互聯網思維的產品經理。

可惜,騰訊新聞耗費巨資改版,越是向信息流靠攏越是流失用戶,2022年Q1騰訊新聞的廣告收入更是下滑高達30%。

騰訊新聞的一系列折騰沒能救得了自己,反而加速了衰亡,流量生意并不能挽救騰訊新聞,人機協同的新路線反倒讓騰訊新聞在算法大潮下翻車。

效仿今日頭條后,騰訊新聞放棄了優質內容的打造,忽視了真正打造影響力的其實是自身的原創能力。

審時度勢后,騰訊新聞又重新拾起了精品化內容。好在,這一次,騰訊新聞迎來了盈利的好消息。

據何毅進介紹,為了拆解精品,何毅進與團隊組織了精品資訊專家團,開始了新工作機制,2022年7月底,一份關于騰訊新聞精品資訊及精品CP標準的白皮書誕生。

“成為幫助用戶提升單位時間價值密度的資訊內容產品,為用戶提供效率感、獲得感和共鳴感。”

兜兜轉轉,騰訊新聞終于撞上了可能性之海。正如在阿那亞舉辦的粉絲節活動,何毅進發表的看法: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我們不免焦慮迷茫,給用戶每一刻都值得的閱讀體驗是平臺應有的擔當。

03 20歲的騰訊新聞,未來該往何處?

內容力、公信力、精品化, 是20歲的騰訊新聞摸索出來的。

與其說騰訊新聞找回了做新聞資訊平臺的初心,不如說,一切掙扎迷茫之后,騰訊新聞返璞歸真,懂得了新聞真正的奧義。

前不久,張雪峰在一次直播中建議“一拳打暈想報新聞學的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把新聞與傳播專業直接架在火上烤了。

“沒有新聞可以不發”是近年來網友最大的呼聲,平臺和算法飽受爭議,用流量壓力逼迫嚴肅新聞產出缺乏價值的內容已經成為常態。

在騰訊新聞精品內容粉絲節論壇上,有個問題值得所有人深思:碎片化會讓人喪失深度思考力嗎?

麻木的人最快樂,思考才會讓人痛苦。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連事實本身的傳遞都出現了阻滯,再怎么獨立思考出來的東西也不靠譜。

李普曼如此定義媒體:一個合格的媒體首先要在第一時間告訴它的讀者發生了什么,同時再告 訴他們,正在發生的新聞意味著什么。

騰訊新聞,未來該往何處?插圖2

那么,碎片化時代,大眾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新聞資訊平臺?

騰訊新聞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

首先在內容上做加法。騰訊新聞仍然會擁抱加法,但會讓算法推薦更具品質的內容。其次,再做個減法,縮減不符合競品產出標準的內容合作伙伴。最后,做乘法,實現優質內容*用戶價值*商業效益三位一體,形成綜合效應。

一年時間,騰訊新聞平臺方面就停止對超過10萬個流量型低質賬號的分發,流量向精品合作伙伴傾斜。

同時,重塑考核體系,給用戶提供怎樣的長期價值被納入考核標準,比如信息濃度、價值感等。

砍掉流量黨,騰信新聞點擊量一度下降了14%左右,隨之而來的是觸底反彈,好內容永遠不缺點擊量,最終都會發揮長效效應。

階段性的成果證明了騰訊新聞在流量時代,依然存在另一條路徑,即精品資訊可以讓騰訊新聞實現內容追求和自我發展之間的自洽,在完成自我輸血之余,騰訊新聞保留了自己作為新聞資訊平臺的尊嚴。

資訊平臺的公共價值屬性不應該完全被流量淹沒,沒有一定價值主張的資訊內容,也并非是大眾喜聞樂見的。

渴望突破信息繭房、反感無效冗余信息、追求高質量內容,在內容大爆發之后,用戶越來越較真自己收到的信息“價值如何”,愈發期待在海量的信息里找到真實和增量。

新聞資訊平臺有過足夠的高光瞬間,走過至暗時刻,在流量中迷失過,又在內容為王的真理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現階段,已經實現商業自洽的騰訊新聞,依然需要穩扎穩打,前方的道路仍然崎嶇坎坷。

可以預見的是,內容價值密度,正在成為新聞資訊平臺的一大衡量標準。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