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年度演講:對話時代,具體生活大于想象
2023年8月6日,一年一度的立秋演講「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布2023」,在751·D 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97罐舉行。第7屆新物種爆炸主題為「風再起時」,場景方法論提出者、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表示,2023場景品牌開啟「對話」新周期,以6個對話線索,系統講述新物種更本質的創新力量,并發布2023新物種5大預測。
▍01 風再起時
暴風雨結束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這段描寫,與這幾天天氣給人的感受頗為相似。但重要的是,「你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人」。
「這是一個普通的島,一切都是滿的,每個人都有他確定的自信和固執,在他們的海岸線上,一切都堅如磐石,一切又都漫不經心。」又用一段長文字,《夏日書》里這句話注解我們開篇要講的幾個案例。他們不是時間意義上的「新物種」,但又常在當下讓人耳目一新。在堅持自我的漫漫長途上,那些孜孜以求,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堅如磐石。
為什么GPT最終因為「Chat」而涌現,為什么農夫山泉的東方樹葉還是在「天然水戰略」與自己的初心相遇,為什么追光動畫十年磨一劍以《長安三萬里》重新注解「文化共鳴」,為什么「可持續責任」成為巴塔哥尼亞的底層共識?因為越是在祛魅周期,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是流量的祛魅,故事的祛魅,參數的祛魅,或者奢侈的祛魅。我們這些年經歷太多祛魅,一切都在祛魅,于是堅如磐石的東西愈發堅固。去年說「場景品牌是一切方法」,那么面對這個新的階段,新使命在于尋找更本質的創新力量。可以從三個方面一覽變量端倪:
為什么是AGI不是AIGC:因為理解語言比生成內容更重要。在《這就是 ChatGPT》的導讀序中,圖靈聯合創始人劉江特別介紹書中觀點,「有意義的人類語言實際上比我們知道的更加結構化、更加簡單,最終可能以相當簡單的規則來描述如何組織這樣的語言」。甚至可以說,我們看到的生成內容只是結果,而真正去理解語言,這一波AGI 的星辰大海才剛剛開始。
理解增長新現實:不下牌桌比內核穩定更重要。當所有人都在強調內核穩定比「隨意發瘋」更重要,那么比內核穩定更重要的,也許是無論用什么姿勢都能夠堅持在「牌桌」之上,這樣才會等到野百合也有春天的太陽。祛魅后的新現實,只有不下牌桌,才能去對話、去理解、去溝通。
無法被制造的消費者:對話比連接更重要。去年還有一本火爆的書叫做《制造消費者》,書中說,提出一個口號、一種生活方式,消費者就會一擁而上,有人說今天不也是一樣?「成為特種兵」背后的打卡邏輯和以往大不相同,他們的消費是無法被制造出來的,而是基于陪伴與對話能力的「情緒的遠征」。連接之后,對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選擇。
▍02 祛魅之后,只有對話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對話時代」,場景品牌表現出深入、平等、在場的新特征。這滿屏的案例爆炸,無論是喃喃自語,還是眾聲喧嘩,不僅是這個時代的生活景觀、消費景觀,更是商業奇觀。
場景品牌2023的使命:建設對話界面,發明你自己。從「發現你自己」已經進入「發明你自己」的階段,像GPT一樣更加精確提示詞,學習建設「對話界面」:理解面對什么樣的品牌、什么樣的創新者、什么樣的用戶。接下來的整個內容都會圍繞此展開。
特別想引用德魯克的這句話,「有效溝通者總是在盡可能高的概念層面尋找解決方案。」我相信這種解決方案的尋求,就在于用對話來發現商業新線索。所以2023新物種爆炸,場景品牌開啟「對話」新階段,我們圍繞新出海、新智能、新下沉、新審美、新社群、新效率6個篇章展開商業方法思考。
因為,風總是把我們引向更高的高處。
場景品牌的第一個篇章「新出海」,研究方法是「價值觀對話」。
▍01 世界需要簡單的快樂
中國企業的出海從游戲開始,而游戲至今仍是十分重要的出海賽道。游戲出海的生生不息不僅表現在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故事的另一面也值得關注。今年6月份,出海收入前十名的中國游戲廠商中,有三家公司的海外營收占比超過了公司總營收的50%,分別是莉莉絲、殼木游戲和IGG,海外業務已經成為中國游戲廠商穩健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2021年的新物種爆炸講了米哈游,今天我們要講米哈游的另一款現象級游戲《崩壞:星穹鐵道》。這款游戲在今年4月份上線后,迅速登頂113個國家地區的App Store免費榜榜首。與《原神》《賽爾達傳說》這類的開放世界游戲不同,《崩壞:星穹鐵道》是一款箱庭游戲,有邊界的小地圖探索、不能跳過的CG動畫、以及令人發指的文本量都是它的特點。我們把它定義為「游戲番劇,箱庭漫游」。在這種漫游中,不僅是低門檻的游戲操作、大量的全球潮流文化的梗、全新的反大制作的制作,還有通過角色養成、故事追更新,形成一種典型的長期陪伴。
游戲的產品創新之外,《崩壞:星穹鐵道》在商業上選擇更加本地化的社交網絡建設,讓它的海外發行如魚得水。這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游戲之所以依然是出海最重要的品類,是因為它始終能夠提供一種被普遍需要的情感價值,并更快形成與全球年輕人情緒同頻的長期陪伴。
▍02 從供應鏈驅動,到價值鏈重塑
在這里,我們認為有必要嚴肅地來回答今天時代的情緒命題。什么樣的感受、什么樣的生活意義,能夠被最廣泛分享、被最大程度記錄。為什么是Temu、SHEIN、TikTok、Cider,以及大疆、Anker、Insta360等站在出海的浪潮之上。我認為,是因為這些平臺與產品,都在基于某種特定體驗,給人們帶來在今天尤為需要的,更加簡單的快樂。
名創優品,這家成立10年,全球超5500家門店的公司,正是小確幸這個品類的大航海代表。在中國市場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洞察能力,同樣延續到海外,在全球不同市場都有風靡當地的本地化特色產品。比如在北美是大size的節慶公仔,在炎熱的東南亞是防水彩妝,在阿聯酋是便于穿長袍攜帶的小包濕巾,以及在印度的定制香水和香薰蠟燭,它們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的本地零售和深度的本地認同,名創優品不斷完成本地剛需的生活方式升級。
名創優品自身的全球化提案升級,則是擁抱興趣消費的大時代,把IP作為連接全球消費者興趣的最大公約數,完成精準而飽和的觸達。從草莓熊到芭比,我們可以理解名創優品覆蓋海量品類的爆發式IP季,是一種超級IP的全球普惠,讓消費者以極具性價比的價格獲得爆款IP的聯名產品。同時,我們還能看到被芭比粉包圍的紐約時代廣場全球旗艦店,以及融入城市、街區、商圈的迪拜Dubai Mall店、紐約曼哈頓SOHO店、英國Westfield店……名創優品的全球特色門店都具有了超級目的地的屬性。
名創優品從我們原來熟悉的供應鏈驅動,成長為新的價值鏈體系塑造。供應鏈是穩定內核,價值鏈建立在本地理解的原點之上。因此可以說,名創優品提出「超級品牌」戰略,背后的方法論由來就是讓產品哲學能夠真實、平等、深度地對話本地規則。既是本地的商業規則、文化規則,也是社會的民俗和生活的習性。在許多國家,名創優品作為輕奢品牌存在,我相信不僅僅是因為產品自信和文化驕傲,更是因為理解并創設情緒價值所帶來的用戶內心認同,這是名創優品啟發我們的新出海方法。
▍03 新出海,圍繞本地「人」的特性展開
一直以來,東南亞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地理上的近,和經濟發展周期的似曾相識;陌生是因為多數人對東南亞的社會規則、風俗習慣的理解都似是而非。東南亞市場的出海重地印度尼西亞,現在正處于產業迭代的高速時期,傳統企業向數字化靠攏,不僅是中國企業,全球企業都盯上印尼。
KUPU是一家專注于印尼的本地人才服務公司,創造性地結合中國優秀的招聘平臺模式和本地文化特色,服務于印尼的本地人才市場。之所以非常想講講KUPU這個案例,是因為我們看到出海新一輪的要素競爭,已經進入更基礎的產業要素維度,以及更加不可回避的本地化融入階段,這更需要中國企業帶來國內結構性優勢的雙向輸出。KUPU的創始人馬松先生和CEO周海波先生告訴我,隨著新一輪出海熱潮,他們也正在為大量剛進入印尼的中國企業服務,幫助他們快速組建本地化的團隊,尤其聚焦于新消費、新餐飲、直播電商、金融科技和新能源等領域。
我們把KUPU的模式特點定義為「雙向直聘」,基于AI模型實現即時、高效、精準的雙向溝通是KUPU的最大亮點,它實現了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和AI技術場景應用的同步創新。以實時匹配的人才庫作為基礎,AI面試系統大大降低了雇主方篩選信息的復雜性,虛擬HR的存在則實現了雇主和求職者均可以隨時發起溝通并快速雙向選擇。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我們發現三四線城市使用微信視頻聊天的頻率比一二線城市明顯多,視頻聊天往往被視為一種更加親密的行為,這是熟人社會的禮儀習慣。印尼恰是如此。
組建本地團隊不是簡單的招聘流程建設,更重要的是尊重和遵從本地的人力資源特征與用工規范。我們要理解當地的文化,理解當地的制度,理解當地人的心理,這何止是人力資源的要素競爭。出海進入深水區,還包括了政策的溝通,也包括了對于未來風險和機遇的預判。KUPU選擇的這個方向看起來非常基礎,但卻能幫助中國企業在東南亞這個熟悉的陌生地,抓住真正的發展窗口期。
因此,新出海的「新」在哪里?原來我們有些過度強調中國模式和優勢技術的出海,新一輪的出海反而是一種追本溯源——新出海,不是模式和技術的輸出,是文化共建與本地價值回歸。
場景品牌的第二個篇章「新智能」,研究方法是「場景對話」。
過去一年,從CES到AWE到上海車展,場景實驗室研究團隊深入現場系統調研,一個強烈的感受是智能生活的場景洶涌。手機、汽車、家電……這些與每個人數字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終端,在解決方案無比豐饒的當下,下一步應去往何處,是應該審慎思考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熙熙攘攘的行業展會中,我們也看到了展會新物種的代表。比如被定義為「新汽車CES」的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展簽約昆山,不同于傳統零部件展和汽配展,作為主辦方之一的軒轅之學,將其解讀為「獨立的精準的深度的新汽車供應網絡展覽」。從CES到新汽車CES,圍繞智能生活的智能生態,在細分場景中持續深耕。
▍01 首先思考「為什么」,而非「是什么」
我特別推薦一本書,「iPod之父」托尼·法德爾的《創造:用非傳統方式做有價值的事》。他提出 「為什么是產品開發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是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而非是什么」。只有理解「為什么」,才說明智能有應用場景,技術有應用價值。
對于「為什么」的思考,首先看看智能手機的熱門品類折疊屏。熟悉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2021年開始,OPPO Find N、OPPO Find N2一直是我的主力機。作為一個勉強自封的商務人士,感受到它對于商務場景的確具備很好的匹配性,遠程會議時的「帳篷模式」,文件閱讀的大屏幕視野,開合屏幕的無意識動作甚至具備解壓玩具的功效。
所以手機為什么需要折疊屏?屏幕不是目的,場景才是。
今年5月谷歌在I/O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Google Pixel Fold ,選擇的就是OPPO Find N路線。對于Google而言,關注的并不是手機銷量,而是操作系統的設備價值,它的路線選擇更重要的是為開發者打樣,代表操作系統的選擇方向——高效率分屏框架,體驗場景的無縫流轉,專注「口袋生產力」提升。我很認同OPPO折疊屏的產品觀,從嘗鮮到常用。智能產品只有在為我們常用,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它所形成的日常感受,才是真正的心流不息。
折疊屏,展開場景流。是新場景的性能,更細化的數字生活場景圖譜;是新角度的可能,懸停自由更是體驗無縫;是新交互的動能,屏幕有限、場景無限。
從OPPO Find N延伸出去,移動終端一直在回答的,是移動便捷性與終端強性能的平衡題。面對個體生產力極大釋放的數字時代,折疊屏的發展即將進入新的階段。輕薄便攜不再是用戶對于折疊屏唯一的訴求,用戶的多場景訴求,要求折疊屏更全能。
在我參訪OPPO總部調研Find N新品時,也看到他們的最新成果。OPPO設定了新的平衡題,便捷、影像、效率與安全,在安全有界與體驗無界之間,創造性地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關于折疊屏的思考,本質是探討智能體驗的新準則。智能體驗應該是在具體場景中,形成合理的最優解,我們將它定義為場景自由度。
▍02 智能出行的新常識
追問新智能,出行領域的競賽周期,應當如何建立基于具體場景的新常識。源于這個思考,場景實驗室的研究品牌LAUNCH首發和阿維塔共同發起了一個研究議題,成果集結為《LAUNCH首發:悅己觀》。
對于阿維塔提出的「情感智能,悅己而行」的品牌主張,我們還是心有所感。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競爭核心,一定不是激進的技術,而是越級的體驗。悅己,恰恰回答了越級體驗應該追尋的基本常識,智能應該有溫度,它不是宏大敘事的技術口號,而是個人真實可感的生活愿景。阿維塔以悅己為核心價值,堅持打造差異化的高端品牌,滿足用戶體驗價值和情緒價值,引發價值觀共鳴。
阿維塔聚焦用戶真實場景需求,提供了很多幫助我們理解對話時代的Moment。比如HALO屏,讓車擁有了對話界面;情感渦流,成為座艙與人交流的語言。很多人都熟悉的中年人「三分鐘車庫時刻」,不應該是個玩笑,移動空間理應更好承載時間意義,成為在路上的心流之所。
阿維塔提出的悅己,創造的悅己場景體驗,為新智能提供了恰如其分的注解。重塑時間,城區NCA、高速NCA、AVP代客泊車等智駕場景,用「極簡駕駛」還給駕駛者以時間自由;重塑體驗,擁有聲音、香氛、燈光完整氛圍系統的環擁式座艙,是屬于每個人的情緒空間;重塑人車關系,高階智能的學習與成長機制,不斷迭代進化,讓車成為與人共同進化的數字生命。智能,在悅己的表達里,熠熠生輝。
阿維塔對于智能出行的啟發,我總結為可共情的智能出行,有溫度的場景交互。
▍03 新智能,靈動的場景對話
家電,為什么而智能?
今年CES,我認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Matter標準。在這之前,大量智能家居的問題解決,因為不同品牌無法統一的接入標準,讓體驗割裂且成本過高。Matter標準真正解決了智能家居流暢體驗的最后一公里。
全屋設備互聯不是目的,設備聯網之上的全場景生活才是意義。進入第三年的場景品牌三翼鳥,正走在這條難而正確的道路上。
今年6月,三翼鳥最新發布會開在一個毛坯房里,在現場面對真實的家庭需要,成套智慧家電設計工具「筑巢」提供了一站式的工具能力,完成從毛坯房到智慧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輸出。這不應該被簡單理解成發布會的形式創新,而是場景品牌「在現場」的觀念落地,以此為樣本,「萬家筑巢計劃」接下來將在42個城市同步推進。
三翼鳥的三年時間里,從「家庭場景產品」到「家庭場景方案」再到「家庭場景定制平臺」的三次進化,「平臺化」成為戰略里程碑。從提供海量的產品和場景解決方案,到個性化的場景定制平臺,真正實現主動響應每一個用戶的需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萬物就是用戶定義的all in one。
智能手機、智能出行、智能家居,關于新智能我們的結論在于:不是主動的技術堆疊,而是靈動的場景對話。孰難孰易?技術的堆疊,攻克卡脖子工程依然重任在肩,但是更加靈動的場景對話又何嘗不是理念與做法的顛覆。對于技術路線、開發路線,對于產品方向、服務方向,參與者都應該有更加清晰的向左走還是往右走的抉擇。
場景品牌的第三個篇章「新下沉」,研究方法是「價值觀對話」。
新下沉為什么強調「即時」,因為不再是過去標簽化的理解。雖然極致性價比才能生存,是2023零售商業的主旋律之一。但「新下沉」的內涵,遠比此廣泛和開闊。
▍01 新下沉,即時的情緒價值
典型的兩個例子是小紅書直播和蜜雪冰城。小紅書直播解構傳統理解的生活距離,在張靜初、章小蕙的直播里,原本「只可遠觀」的產品與生活,在祛魅的邏輯中完成零距離的接觸。你知道她們用的面膜、選擇的家居,關于「距離的解構」發生在瞬時達到和實時連接中。不是在強調小物直播反映的情緒化購物,而是越來越洶涌的「即時情緒反饋」,成為值得思考的關鍵。
蜜雪冰城只是極度價格便宜嗎?另有一層因素不可忽略,就是其背后隱喻的「現制的自由」。即便 9 塊 9、 5 塊錢,每次進店購買都在賦予它應有的意義。新下沉一定是「在場」,一定是「即時的情緒」。
去年大會講過的「場景品牌」分眾傳媒也表現出場景基建的新思路:建設對話界面,引爆品牌議題。無論德佑還是每日鮮語,都是孜孜不倦與用戶「即時對話」。唯有如此,才能精準把握今天的體驗設計和消費精神。
所以「新下沉」不是下沉,而是更深入、平等、在場的「對話」。是新周期的悄然變化:務實的體驗設計,即時的情緒算法。
▍02 Mini TOD:有利于抵達,有利于新鮮發生
今年我們在香港調研了「中環街市」,雖已是疫后變化萬千,這里依舊給我全新的觸動。并沒有因為市中心的地理位置與四通八達的交通,便賦予它所謂商業中心應有面貌,恰恰是通過更多策展、數字化方式,把中環應有的日常做了更好的復刻與沿襲。
百年菜市場擁抱「Playground for All」,對話城市、對話附近也對話空間。承載城市公共記憶的傳承館、中環食街、時令菜市場,不僅關乎行色匆匆的商旅通勤人士能否停留駐足,即便作為BGM也是日常生活的真實背景。社區持續參與和融合生活場景的常態,是什么讓它特別?是即時對話的能力。
應有的反差和背后的平等,暗含城市更新的新路徑:Mini TOD——有利于抵達,有利于新鮮發生。有利于刷新,也有利于分享,有利于形成四通八達的自由和真實感受,這才是真正City Walk的自組織形成。
2020年我們重點分享過全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但今天想強調的不再是大型交通樞紐,高鐵站或者地鐵中轉站,而是每個社區都值得思考如何有利于進入和撤出、有利于分發,有利于形成更加友好的心流創造。通過人的參與和反饋,通過越來越多的使用經驗和生活經驗,讓新的連接產生、新的內容誕生。
新下沉的開源表達,在于投入每一個當下。跳海酒館作為打酒師、打碟師、兼職主理人構成的開源社區,以及元古云境、觀夏蜀館、The Box 朝外、奈雪茶院、十里芳菲「釣源」、金臺·共享際這些新地標、新目的地,只有在足夠實踐中深入年輕人,才會發現更加平等的對話機制。新下沉的開源與轉化,在于每個真實瞬間的投入。
▍03 去「體驗高地」尋找共識
原諒我戀戀紅塵,不過是在城市中彷徨。順著這個邏輯,我想講一個今年富有啟發性的咖啡品牌。大家都知道今時今日,咖啡賽道已是紅海,而挪瓦咖啡仍讓我眼前一亮,它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年輕人消費應該如何被深入重視,在性價比之外,什么是更值得在意的情緒價值。
我將挪瓦總結為「年輕人的情緒咖啡」:它的「色彩主張」,在奶咖、茶咖的流行中致力于果咖新品類創新;聯名無處不在的今天,形成對年輕氣質的獨特理解,與奧利奧、3CE、元氣森林、七喜等品牌的聯名,不在于 IP內容的絕對流量,更在于匹配年輕人獨特日常生活與氣質表達。
包括「離年輕人更近」的街頭溫度,定義今天門店拓展的真實意義,不是更近而是更有真實溫度。不是簡單的一個標準化店鋪,而是即便在三四線城市,也會去尊重當地年輕人在挪瓦咖啡的社交需求、體驗需求。
「年輕咖啡」并非口號,而是從產品到服務、從顏色到別名,從門店策略到渠道策略的體系化宣言。年輕人的「下一杯咖啡何必是咖啡」,但它必須是你的,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與挪瓦咖啡創始人郭星君先生溝通這個邏輯時,發現他并非從既有視角出發,但對咖啡專業性又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奶茶自由之后,是不是應該有新的「咖啡自由」,關鍵是始終與年輕人情緒同頻共振。
因為真正的普惠,是用最專業的精神,解決最日常的問題。我們從 2020 年開始關注作為新觀念品牌的usmile笑容加。usmile笑容加的數字牙刷實踐,是哪怕看似簡單的小圓屏,卻是思考口腔安全的新視角。不僅是即時反饋,更是基于口腔護理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在「數字牙刷」日常里形成新的習慣與實踐。把醫學技術應用于消費級產品轉化,固然是疫后主流表達,但usmile笑容加仍有重要啟發意義。以數字化解決方案「治未病」,以集成式預防方案解決大多數人容易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口腔護理「小問題」。
作為「小圓屏」家族的新增一員,usmile笑容加的最新款Y10 Pro也即將今晚在京東首發。通過主動適配的算法和有醫學支撐的預防方案,用「可視」讓復雜口腔的日常護理變得直接和簡單,推動電動牙刷也邁入「屏顯時代」。這就是數字化在今天真實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佐證。
這些案例代表的真正普惠,恰恰不是到流量洼地尋求增長,是去體驗高地尋找共識。無論何種類型的消費場域,終究是始終于人的情感共識,這也是我們今天一開始就提到的,要開始理解和接受的增長新現實。
場景品牌的第四個篇章「新審美」,研究方法是「觀念對話」。
對于新審美這個很難有定論的命題,我想開宗明義表達我們的觀點——新審美是一種敢于面對自我,投入自我,并創造自我的勇氣。除了名聲,真正讓一個品牌偉大的是因風格而拋棄名利的勇氣。
▍01 新審美:數字時代的無用之用
審美的稀缺感被不斷稀釋,功利性地迎合越來越祛魅。看到LV和多家咖啡品牌的聯名被趨之若鶩,這是一種波普文化,本質上是一種解構,人們借此完成了一次對奢侈的逆襲和抵抗。同時我們也看到,大量的奢侈品牌窮盡洪荒之力,都難以達成預期的增長目標。前不久開云集團解除Gucci CEO的職務,表面上是品牌業績增長放緩,實質是品牌主流化之后表現出的迎合性失去了市場。審美在數字時代的新周期里,需要一種顛覆自我、拋棄既有名利的勇氣。
如果說審美本身是一種時代的偏好,那么什么是數字時代的無用之用?這里有兩個例子:《古相思曲》和Apple Vision Pro。前者現在依然在Bilibili影視高居榜首,我們今天已經對1.5倍甚至2倍速看劇習以為常,《古相思曲》14集的劇集,設置了正序觀看與倒敘觀看兩重敘事,約等于0.5倍速看劇,這是一種挑戰常識的雙倍投入。同樣的,Apple Vision Pro剛發布時,我特別問了一個第一時間體驗過的朋友,他只告訴我簡單的一句話:絕對革命性。虛擬和現實的雙重時空沉浸,意味著一個截然不同的感官時代開始。
▍02 數字荷爾蒙
對于新審美的進一步思考,可以通過我前不久的一次英國之旅來講述。這張照片的背后是一個賽道,位于距離倫敦兩個多小時車程的諾維奇,背后就是北海,我在諾維奇感受到了石黑一雄筆下的《遠山淡影》。感謝路特斯的邀請,這是我第一次上賽道開車,盡管我表現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只有真正上了賽道,你才知道什么是勇氣,什么是賽道精神。正如我在最后問克萊夫·查普曼先生,如果用兩個詞來總結什么是路特斯,他說是勇氣和創新。
提到電動車革命,路特斯集團CEO馮擎峰先生講的那句話讓人深受觸動。他說,路特斯作為首個全面轉型純電產品的傳統跑車品牌,是深思熟慮并雷厲風行,可能我們很多創新對于行業來說是新物種,但對于柯林·查普曼,對于路特斯來說,這只是一種自我修養。75歲的路特斯在用一種致敬賽道精神的方式,打造全球首款純電超跑SUV 路特斯Eletre,作為品牌的新起點。
以E開頭的命名,醒目的冠軍黃,貫徹空氣動力學的孔隙車身、碳纖維材料,以及重現潮流的尾翼設計,這些都是代表路特斯先鋒美學和創新風格的品牌基因所在。而最重要的致敬,我認為是路特斯對底盤的執著。當然會重視智能座艙體驗,但對于路特斯,重新定義純電時代的底盤追求,可能是賽道精神最極致的傳承表達。
我覺得路特斯的這種「自我修養」正是這個時代的稀缺。車人路的合一,最終超越產品價值,到達一種精神層面的追尋,成為新的生命力引擎——數字荷爾蒙為數字生活周期完成加冕,這就是賽道精神的本源。
你需要如你想象的那樣去生活,否則,你會如你生活那樣去想象。
▍03 科技美學,新審美的應有之義
現代人對于生活的想象力是容易衰退的。人們經常說「逃離城市」,但卻不清楚逃離什么、又應該追尋什么。許多新的文旅、酒店、住宅、甚至城市更新項目,都嘗試與這種時代情緒完成對話,我們看到很多新鮮觀念的創新實踐。在這里我想分享兩個我深度體驗過的案例。
良壤,一個浙江嘉興的精品人文藝術酒店,我更想把它定義為「酒店生活方式綜合體」。美術館與田野,它將兩種生活觀念的表達融合一體,以看似「反抗城市」的姿態,治愈都市的旅人,創建出獨屬于自己的生活美學文法。作為美學空間的精品酒店,承載自然生活的有機農場,以內容聚合業態的商業街區。美術館與田野的對話,是良壤的場景品牌方法。
這與小隱隱于市的花廚不謀而合,它幾乎在每個城市的市中心、核心商圈開店,花藝與廚藝的結合,通過持續儀式感的鋪陳,在「繁華的附近」完成一場場食用藝術的修辭表達。時序與儀式的對話,是花廚的場景品牌方法。
超越感受的審美,相信觀念的冒險,才能獲得精神的極度自由,這才是數字時代的無用之用。只有篤定的觀念內核,才能支撐不斷冒險的勇氣。成熟而又年輕的波司登,走出了獨屬于自己的新審美道路。
我們列出了最近四年來波司登羽絨服的新品類,2019年的登峰羽絨服、2020年的極地羽絨服、2021年的風衣羽絨服、2022年重新定義輕薄羽絨服,讓羽絨服這個場景,一次又一次煥發了新生。波司登能夠擁有這種不斷開發極致場景能力,是基于供應鏈傳統優勢的舉重若輕,讓極致的想象力最終表現為極致產品的落地。更是基于新技術理解的美學表達,把未來照進現實。
波司登詮釋了新審美的應有之義——科技美學。用Tech-thinking對話技術場景,用Eco-thinking對話生態議題,用Art-thinking對話美學生活,它們共同完成了科技美學的波司登實踐,更完整了數字時代的審美法則。凡人想象之事,必有人將其實現。波司登在這個格外炎熱的夏天,再次發揮出對場景的極致拓展,科技美學重塑防曬衣,是繽紛的多巴胺色彩與科技功能的飽和攻擊。
不是淺薄的多巴胺,而是深刻的多巴胺。在一個技術的時代用感性回應,在一個隨機的時代用熱烈表達,數字時代的新審美,從來不是潮流驅動的符號,而是觀念認同的載體。
場景品牌的第五個篇章「新社群」,研究方法是「微觀對話」。
數字群之所以不能成為大眾,是因為它沒有靈魂,沒有思想。靈魂是有聚合性和凝聚力的。德國韓裔哲學家韓炳哲在《在群中》里這樣寫。對于疫后商業、AGI時代的用戶陪伴,其實有很重要的思考價值。
▍01 持續對話比精準連接更重要
這幾年的新商業進程中,我們看到了大量創新模式涌現:會員制倉儲超市、社交拼團、DTC 品牌、自動駕駛訂閱、內容平臺訂閱……這些新模式都在指向一個結論,新社群商業的本質是「真實關系」的集合。
當我們談論包括社群電商、公眾號電商、小程序電商,我沒有——調研有多少模式和公司受過安利中國的啟發,但安利中國的30年確實是非常典型的社群關系服務進化史,也是社群場景的商業進化史。因此,當談論新社群,我選擇從安利中國談起。在案例調研時,我們不僅關心紐崔萊等產品組合與解決方案創新,更關注的視角是,其服務于「社群」的新場景如何層出不窮,如何在 30 年創新實踐中一次次迭代。安利中國完成一次次穿越周期的增長,2022 年銷售額增長16%,公眾好感度增長20%,都可以理解為其In China for China戰略的深刻體現。
安利始終堅持的點是「真實陪伴」,因為只有真實的人才是商業出發點,也沒有什么比「圍繞真實陪伴的社群服務場景開發」,更能代表安利的商業價值和新物種啟發。擁抱真實關系,推動人與人的共創共益,在其中萃取商業新價值,是安利的方法本質與核心優勢。「大健康社群」作為承載新戰略的新場景,從針對需求的產品組合提案,到專人持續陪伴的個性化專業服務,最終形成基于社群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產品、服務、生活方式構建的「美好生活之花」,成為真實陪伴每一個人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我們在今天的一開始就講「對話比連接更重要」,某個角度上安利的新社群方法就是持續對話的方法。它需要「把自己種下去」:要和用戶對話,形成真實陪伴關系,就不能是普通的深入,而是也要「把自己種下去」,才有資格開出「美好生活之花」,才能做到數字時代「在群中」的一呼百應。風吹麥浪,只不過因為把自己作為方法,所有的連接才是真實和真情的陪伴。
新安利模式,就是一種穿越周期的社群觀,基于此可以重新理解這個時代的用戶、社群和關系。總結一下,理解后疫情周期人的身心需求,打造「后疫情親密場景」即是正當其時也是返本開新;為真實陪伴不斷開發新場景,讓「數字時代的社群共益」深入發展、模式涌現;立足社群成長,「健康生活方式創業」也推動新的社會價值。
后私域增長,持續對話比精準連接更重要。什么是后私域?可能并不只在于全域或公私域混合,而在于需要真實理解的陪伴,其創造情緒價值和社會價值,甚至也創造新的人文價值和人生價值。
▍02 為每個微小觀念,找到關系的容器
我還想以一款車來講解這種新的社群觀。這個案例大家都熟悉,是場景實驗室和北汽新能源長期共建的一個新物種實驗項目,極狐汽車考拉。
今年1月,主題為「新玩具主義」的極狐汽車考拉新品類云首秀舉行,開啟面向親子出行的「場景造車」新詮釋;4月份,極狐汽車考拉亮相2023上海車展,6月份,更是把車「搬到」2023 CBME孕嬰童展,深入面向的社群中去。可以看出考拉對產品已是全然不同的理解,不僅是車,更是媽媽的車,所以其實是一種「非車」邏輯的造車。
思考「智能親子車」的造車邏輯,考拉的答案是:產品的起點也是關系的起點,關系的起點才是產品的起點。產品不是向社群去營銷,而應該本身就是被社群關系所定義的。
我想到了《看不見的女性》這本書,考拉其實是看見了「看不見的新主見媽媽」,為社群造車。基于真實的關系和真實的場景,車便不再只是「移動出行空間」,而成為全新的SPV(Smart Parenting Vehicle)智能親子車,許多需要真實解決但又長期被忽略的痛點,被「純凈兒童房、移動安全艙、智趣游樂園、舒享她空間和智行幸福家」的場景解決方案全新定義。媽媽抱著孩子時車門如何自動打開,車門打開后兒童座艙如何自動銜接,讓媽媽更輕松將寶寶放在安全座椅上。就這樣一個看似微小的場景,非深入無法真實還原和強烈共鳴。
這些都與傳統品牌定位大相徑庭。但恰恰在「非車」邏輯中,一代具有全新認知的「新主見媽媽」可以參與這款產品,也在以關系定義產品的過程中,創造獨特的真實口碑。考拉在孕嬰童展時,我記得有同事在現場給我發微信,說很多國外母嬰買手在考拉展臺熱烈詢問。智能親子車深入社群,深入新主見媽媽,終于成為「新禮物」和「新玩具」。考拉的一小步,是極狐汽車的一大步,更是中國場景造車的關鍵。因為理解用戶、理解圈層,讓社群定義產品,從而對社群也有了更深的認知。
同樣,包括凱叔講故事和熊貓天天AI故事,他們如何理解智能親子出行生態、如何理解親子陪伴的每個場景細節。我想說,為每個微小觀念,找到關系的容器,是今天面對用戶的必經之路。
▍03 新社群,數字陪伴的具體而微
「還有什么比一條小路更美的東西?它是生動而多變的生活的象征和形象。」很多年前喬治·桑寫下這段話,沒有想到在數字生活風起云涌的今天,那條小路不是林間小道,而是一個偉大的新商業旅程的開啟。
每個微小觀念不僅值得被重視,也值得在關系的容器中重新審視。貓王音響就是在做重建人與音樂關系的「小」產品,但卻有非同一般的觀念容器意義。不僅在智能、便攜、收音機、音箱等領域表達自己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做了諸多探索,最終是為了發現什么是最真實的音樂需求,音樂需求在被什么樣的場景真正激活。這種不斷「向內審視」,重建人與音樂的關系,在隨機時代定義偏好的確定性。
這個確定性就是「頻道」。貓王音響最新推出的貓王妙播音箱,根植電臺文化、實體按鍵交互、獨立播放以及個性化多場景的頻道自定義。通過頻道,給用戶一種確定性的自我陪伴。我認為這是在完成一種回歸,是電臺文化符號的回歸,是音樂內容真實的陪伴價值與共同記憶的回歸;實體按鍵交互,不再是語音世界的「呼來喝去」,按下、旋鈕是真實的「打開就有喜歡的音樂」的高級實現;獨立播放,重新定義音箱可以脫離手機而存在,最重要的是頻道自定義,不僅是歌單,還是「軟硬件一體化」的場景切換機制,每個頻道都是一種確定心流、一種確定陪伴。
這種回歸是非智能化所不能為,非數字化莫不可為。貓王這么多年對于妙播 OS操作系統的執著研發,正是在讓「頻道即場景」成為堅定方向:可以以頻道對話用戶,實現從想聽到聽到的效率;同時也以頻道對話產業,將「數字化硬件平臺+智慧音頻OS+音頻內容聚合」的產業方法開放給更多產品和生態。其最新打造的「城市頻道計劃」,以「落日歌單」形成與用戶長期溝通的場景。當頻道成為一種方法,新物種就迎來確定性的場景開發周期。
從中看到新社群價值的新階段:不是尋求高頻觸達,是數字陪伴的具體而微。只有在與用戶長期交互中,場景的意義才會一一閃光。
場景品牌的第六個篇章「新效率」,研究方法是「創造力對話」。
在AGI時代,我們的工作如何被替代,人類的創造力應該通往什么方向,本質問題是AI與人的關系更應如何。我想先表達我們的基本判斷——AGI時代,人追求創造力,而創造力追求精確。
▍01 AI原住民崛起
AI世界正在發生基于應用層的急速變化。Midjourney密集上新新功能,讓無限想象力「所想即所得」;GPT-4全線接入Windows11,Windows Copilot成為每個人隨時在線的AI助理;盤古大模型,定位行業大模型的分層解耦架構,支持細分行業的小模型生成;文心大模型3.5上線,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式正開啟數據飛輪。追求精確的技術傳統,與個體到行業的協作,走在了新的起點上。
與此同時,AI原住民的全新一代也正加速崛起。它們與工具的關系更為激進,從使用工具,到在工具中創造工具。關于這一點,我特別想分享一個案例Notion。
Notion成立于2013年,所提出的公司愿景是「讓每個人都能創造屬于自己的工具」,工具與使用者的關系清晰而堅定。Notion的三個重要更新,可以看到愿景的落地。2016年Notion1.0上線,定義為一款足夠簡單的文字編輯器;2019年上線官方模板庫,模板成為Notion用戶為自己創造的工具,也推動在其產品內部形成高度個性化的應用市場和高度創造力的用戶社區;2022年11月,在ChatGPT上線之前,Notion AI測試版上線,用「對話模式」一鍵聯通內部與外部工作流。
Notion的工具觀堅持以「AI+模板」擁抱新技術周期,也不斷深化CLG新增長模式的最佳實踐。從SLG到PLG再到CLG,首先是場景驅動增長Context-led Growth,在線文檔始終是all in one的one,成為連接更多工作流的場景入口;用戶驅動增長Consumer-led Growth,Notion豐富的功能配置,從來都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被動喚醒,同時也是鼓勵用戶自主創造的工具界面;社群驅動增長Community-led Growth,模板社區成為精準創造力的協同社區。
AI文檔,正開啟模板生產力革命。這個判斷可以幫助我們理解Office、Google Docs、WPS所代表的進化方向,它們會改變一代人的生產力結構,不僅僅是個人,更在于圍繞這一代人的辦公形態、協作方式、創造模式。這是我們如此強調AI原住民崛起的關鍵命題所在。
▍02 AIGS產業周期:Work with you,not for you
西蒙·溫切斯特在《追求精確》中提出,「在哲學上、道德上、心理上、智力上,甚至可以說在精神上,人類越來越依賴于精確度不斷提高的設備和技術。」在一個加速度競爭的AGI周期,我們對于「追求精確」的理解,需要在更高的概念層面來尋找解決方案。
可以看看歷經30年,陪伴幾代使用者的ThinkPad,是如何對話當下。1992年,ThinkPad正式命名,Think奠定了ThinkPad商務筆記本的進化基因,不只是工具,更是服務「思考」——專注于你的思考,忘記我的存在。
30年的時間中,ThinkPad開創了很多個定義時代的第一。比如1994年的ThinkPad 755CD是第一臺開啟多媒體時代的筆記本,1995年的ThinkPad Power850是第一臺內置攝像頭的筆記本,2002年的ThinkPad S30是全球第一款搭載Wi-Fi的筆記本電腦。我自己使用時間最長的一臺是ThinkPad T43,它是第一臺支持ExpressCard的筆記本。30年的時間軸,不只是ThinkPad的發展史,更是若干關于「個體生產力工具史」的共同記憶。正如ThinkPad的品牌Slogan,以思考進化時代。
ThinkPad實踐的Think之道,突破工具的思考來思考產品迭代,也以突破產品的思考來思考協作生態,支撐個體與組織的增強。作為效率工具的商務筆記本,從產品到場景協作先鋒個體;面向辦公效率的智能場景,從產品到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協作時代企業。Think之道,實質是思考協作之道。
場景協作是唯一方法,AGI時代的產業周期實質是AIGS,可以預判的行業機會是基于大模型的服務產業,比如已經成為社會議題的「長壽服務」。AI是工作伴侶,而不是工具——Work with you, not for you,這句話樸素而重要。
▍03 新效率,人機協作的創造力涌現
AGI時代的組織形態又當如何?人機協作組織已經是正在發生的未來。作為工作伴侶的AI,還會表現為大家已經開始熟悉的數字員工。
這一年,我和小冰團隊有過多次交流。我們最深切的共識在于,數字員工從來不是輔助型助手,它對于組織形態的顛覆與組織效率的躍遷,會成為更加關鍵的角色所在。面向人機協作組織,從輔助型數字員工到創造型AI編制,是必須建立的新共識。
成為創造型AI編制的數字員工,應該具備的能力結構,我們和小冰公司有一個共同的推演。其一,真實的數字員工,真實定義的是一種協作狀態。小冰的數字人模型,是形象、聲音、技能、性格、知識、創造力這六大特質的合一,尤其性格、知識、創造力,決定了我們是否感受到真實。其二,場景的開發力。面向層出不窮、難以定義的AI時代新場景,數字員工應該具備理解具體場景、學習專業知識和深度原創的能力。
千千萬萬個播報數字員工、交互數字員工、直播數字員工,已經深入企業,完成業務創新和場景開發。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更愿意把小冰公司定義為未來組織效率服務商——是創造力,更為創造力服務,才是AI Being。對數字人的倫理學思考之上,我們期待數字員工在表達真實與理解場景的能力模型之上,成為AGI時代的美好生產力。
AI原住民崛起,工具與使用者對話,數字員工重塑組織形態。關于新效率的回答,需要放在AI技術周期之上,但更應該超越AI思考人類的未來。AI提供的不是極致效率工具,而是人機協作的創造力涌現,最終還給人類以更純粹的思考力量。
對話時代的場景品牌,我們用六個「新」完成回答。技術周期與商業世界的碰撞,也臨近重塑生活的新窗口,這是「風再起時」的另一層敘事。談論數字時代的美好生活太久,今年的新物種預測,我們想回到問題的原點,給生活方式的趨勢以恰如其分的想象,卻也發現,具體生活大于想象。
預測 01
暗示感消費:能量自洽與移情方案
可自我解釋的情緒符號與情感代償,成為消費新決策。
MBTI產業鏈,從個體的人格類型到品牌的人格類型,流行社交符號的商業化,是在理解自我中疏解焦慮的情緒消費;異寵經濟呈現的高速發展態勢,意味著人寵生活進入了滿足差異化情感需求的新階段;幸運色穿搭成為日常儀式感的自我感受良好暗示;植物主義,由山系生活方式不斷延展,呈現出戶外全面入侵室內的新方案。更多生活細節成為情緒錨點,帶來新的社交貨幣與消費決策。
預測 02
生活考古:復古精選與數字回流
數字生活方式的文化重制與記憶更新,古舊而有新意義。
以特洛克Trozk紅白機插座、樹莓派、CCD相機為代表的數碼產品復古潮流,意味著對快速變化的數字生活的慢思考和再發現精神;Remini憑借老照片復原和AI寶寶火遍全球;AI 孫燕姿不是「冷門歌手」的時代調侃,而是AI時代人人創作的現象級表達;從羅意威2023春夏像素設計的破圈到像素游戲的再火熱,像素風運動是打破次元壁的趣味以及高清時代對像素時代的情感再連接。以考古的姿態重新發現和創作,是數字時代與潮流文化的交相呼應。
預測 03
秩序追求:極繁生活與心理收納
掌控個人生活安全感,專業精神全面整理復雜日常。
充電頭網,代表著極度細分的日常物品專業精神;萬物OOTD,從穿搭到桌面、隨身物品,都可以成為每日生活的自我展示表達;無論是騎行、瑜伽、親子出游,日常裝備化,認真研究和準備每一次出行和運動,拓寬了出行和運動本身的意義;家庭博物館,再小眾的興趣愛好也以專業方式來整理收藏,塑造家的獨特性與安全感。人們對秩序感的追求與生俱來,越是復雜日常,越是需要專業收納。
預測 04
超在地性:迷你小城與精神飛地
尋找身份認同,重建在地歸屬與精神基礎設施,年輕人特區正在誕生。
大地藝術節,堅持藝術融入在地的持續運營;數字鄉民,是數字游民與在地的真實聯結;元邦建筑雙年展,元宇宙作為數字生活空間的策展日常;在地社群App,源自在地而超出在地的社交聯系。迷你小城可以在附近,也可以是遠方。精神飛地可以在線下,也可以是線上。重要的是,它們事實上成為一群人的生活社區與精神家園。
預測 05
文本復興:小出版與文字景觀
新意義需要新文本,數字時代的溝通需要獨立精神的內容。
新地方志,是更「窄」視角、更多元形態、更具先鋒觀念像《碧山》這樣的當代地方史;SLOGAN TEE,觀念的表達需要更直接的媒介;prompt,提示詞創造了新的意義文本;文案目的地打卡,城市的景觀和態度由文字重新塑造。更多可書寫的內容、更多可抵達的意義,文本復興在每個日常的具體而微之處。
「趁現在還來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當一切都在祛魅,只有自己是可找尋的確定。發明自己,保持對話,向超越想象而去,自能觸碰到商業的明亮。最后,我想用海子的一句詩作為今年的結尾,「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而道路上,有在座的閃爍星群。
感謝聆聽,我們明年立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