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國:從To C到To B,從整車到零擔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深潛atom,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即便是看似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只要緊握時代的命脈,也能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璀璨成就。
過去十數年間,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如同潮水般涌現,新的人口紅利得以釋放。在這一背景下,電商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電商乃至整個零售業的重要支柱,物流行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從中國郵政的一枝獨秀,到社會物流的百花齊放,各大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崛起,各自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其中,包括順豐、菜鳥、京東、“四通一達”乃至極兔等諸多物流巨頭,他們的成功故事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商業領域的認知與期待。
但是另一面,上訴物流巨頭的“聲名遠播”更多源于C端用戶的認知,而誰又在為中國上千萬家中小企業“送快遞”?這是一個往往被大眾所忽視的另一片物流江湖。
中國物流市場經歷了持續多年的激烈競爭之后,正在迎來穩中有變的發展態勢。由于還蘊涵著極大的整合、發展空間,零擔物流這一細分領域正在收獲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機場現場
物流領域最后一張網
什么是零擔快運?目前市場把整個物流行業劃分成了三塊,分別是快遞市場、零擔市場和整車市場。
物流隨商流而變。早些年,公路物流最初以滿足生產資料的運輸需求為主,只有整車的概念。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大大小小的工廠出現后貨物貿易興起,一車出現多票貨物,裝不滿一車的就稱為零擔,公路運輸出現了整車和零擔兩個細分市場。
零擔的出現分化出一批專門幫大票客戶拼貨的司機,這也是專線的雛形。隨著演變,專線公司產生了,專線司機接貨有了固定的集貨場地,不再限于停車場和單個車輛,產能得到了極大提升。零擔整個物流運輸的流程為“貨主——三方物流公司——園區——專線——園區——收貨人?!?/p>
在2003年電商興起后,服裝等生活用品類的To C小件物流逐漸爆發。To C的小件訂單裝滿一個整車幾乎需要1萬多票貨物,同一個目的地拼成整車的難度極大,因此需要把集貨多級中轉,中途需要不停地集合、分揀。
原本幾乎不中轉的專線模式并不適合To C小件訂單的運輸,這批貨物的運輸公司開始自起網絡,形成了多個網點和分撥中心的模式,也就是后來熟知的快遞物流。一批民營快遞公司順勢崛起后,最終形成“四通一達”順豐郵政的行業格局。
同快遞市場崛起的邏輯類似,隨著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原本零擔中的貨物訂單越來越碎片化,進一步分化出快運市場??爝\的貨物主要是來源于2B的商貿型企業,重量在30kg-300kg,裝滿一車同樣至少需要300-500票,需要分揀和中轉,但由于服務于B端,在運營邏輯上與快遞也不相同。
作為快遞之后有望在短時間內形成標準化操作體系的零擔快運領域,已經集聚了包括跨界而來的快遞品牌、深耕多年的老牌直營企業、加盟式平臺企業以及整合區域優勢專線公司的聯盟型平臺企業等各大流派。在頭部企業“馬太效應”之下,零擔快運逐漸進入贏者通吃時代。2022年,以收入為統計口徑,零擔企業前五名市場集中度達85.6%,分別是順豐、跨越速運、德邦快遞、安能物流和中通快運。
圖表整理
近年來,中國零擔行業表現出兩大發展趨勢——供給端:渠道變革和產業升級再造供應鏈,零擔快運的履約半徑從省內區域擴展至全國范圍,網絡型零擔快速發展,涌現出順豐、跨越速運、德邦等品牌;需求端:消費升級帶動大件商品線上化(家居家電、生鮮農產),裝配一體、產地直達等B2C需求快速增長,零擔快運的用戶呈現C端化。伴隨上述商流變化,零擔物流需要從集約化、效率化向一體化、服務化升級, 網絡型零擔快運迎來機遇。
零擔物流領域的長跑選手
在快遞、快運市場飽和后,都開始試圖切其它細分市場來尋找更大的增長空間。在符亞瑋看來,未來快遞快運巨頭玩家勢必會滲透到大票零擔,目前只是精力問題。但因運輸資源的配置和運營邏輯的不同導致互切網絡沒那么簡單。
有媒體曾發布《“B面”雙十一:電商狂歡“搶道”B端物流,中小企業如何紓困?》的文章,呼吁物流公司在關注雙11物流高峰同時,應該保證中小快遞企業的物流時效。
無獨有偶,在今年“6.18”期間,不少中小企業主反映,貨物運輸時效性卻越來越不穩定,貨物接收不及時、運輸時長增加等問題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這背后其實是消費互聯網進化到產業互聯網,各行各業轉型的陣痛。
在消費互聯網的初始階段,以通達系為代表的傳統快遞物流體系依托于電商平臺的火車頭效應,快速成長起來。但是在進化過程中,相較于電商平臺背后的產業鏈上的B端企業,在當下發展速度已經顯得緩慢,無法為更多、更細分、更特殊的產業平臺和公司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
以當日達、次日達為例,對于C端用戶而言,上午、下午、晚上其實并無過多的區別,但是對于B端企業來說,每一個時間點的精準把控方能保證一整條供應鏈鏈條的正常運轉。
對時效的強制要求,并非是任何物流企業都能做到的。相較于讓天下沒有難賣的貨,讓天下沒有難運的貨其復雜程度顯然要再提升一個量級。
縱觀物流行業,專注TOB的玩家也很多,比如安能、優速、天地華宇,但如果在TOB領域尋找最專業的時效玩家,跨越速運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企業。在運聯智庫頒布的2023中國零擔排行榜上,跨越速運營收增速更是達到23.6%。
零擔物流的未來之勢
零擔物流的核心競爭力是成本效率,成本效率推動網絡效應,再反哺網絡效應,形成正循環。能成長為物流巨頭的零擔網絡,既需要擴大網絡覆蓋,卡位基礎設施,也需要對各環節的精細化管理、對網絡生態的持續賦能,并通過清晰的戰略定位和產品體系形成客戶粘性。
成本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技術變革,行業頭部企業的持續增長需要不斷的技術投入和技術對于業務的驗證。
在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當下,科技的力量再次被放大。在5G、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科技加持下,物流平臺的規模效應和應用場景都將被深入挖掘和豐富。
在產業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互聯一體化是趨勢,對物流企業來說,全場景全鏈條一體化專業服務能力將決定誰能跑得更穩,而智慧物流的布局速度將決定誰能跑得更快。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海洋,一端連接著B端產業的高效運轉,一端連接著C端供應的物暢其流。2016年-2018年是快遞、快運的上市潮,兩年間誕生了7家超過百億市值的巨頭。在零擔物流領域,又能否誕生下一個百億市值巨頭?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