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貧富”新標準出爐:中國巨頭富足,但最“壕”的是這家公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作者:蕭雨,編輯:姜凡,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9日,英偉達的人工智能處理器現在“一芯難求”,它甚至成了劃分科技界“貧富”的分界線。
由于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訓練需要使用海量數據,這讓最適合訓練這種模型的英偉達圖形處理器(GPU)成為了各家公司爭搶的“香餑餑”。如果你擁有充足的英偉達GPU,那么你就占得了先機。否則,你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研究公司SemiAnalysis分析師迪倫·帕特爾(Dylan Patel)和丹尼爾·尼什鮑爾(Daniel Nishball)在上周末對英偉達GPU的分布情況進行了分析,通過企業所擁有的GPU數量對科技界進行了“貧富”劃分,分成了兩組。
貧窮公司
科技界的GPU采購能力兩極分化。GPU貧乏的一組大多是創業公司和開源研究人員,他們很難獲得有限的GPU供應。
首當其沖的是歐洲創業公司和政府支持的超級計算機項目,比如“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在SemiAnalysis看來,他們在AI大模型訓練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帕特爾和尼什鮑爾認為,歐洲將在AI競賽中掉隊,因為它缺乏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能力,并且一直處于GPU貧乏的境地。相比之下,即便是中東國家也在加大投資,為AI提供大規模基礎設施,更不用說中國和美國了。
圖|英偉達A100價值1萬美元
接著是一些知名的AI創業公司,比如Hugging Face、Databricks和Together,它們所擁有的GPU數量也很少。
富有公司
SemiAnalysis的數據顯示,少數公司從英偉達那里獲得了2萬多顆A100或H100 GPU。H100是英偉達最新旗艦AI芯片,價值4萬美元。它的前一代是A100芯片,價值1萬美元。
這些財大氣粗的采購者是目前行業領先的AI公司,包括OpenAI、谷歌、Anthropic、Inflection、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X、臉書母公司Meta。“他們擁有的計算資源與研究人員比例最高。”SemiAnalysis寫道。
SemiAnalysis指出,2024年底前,上述AI領導者中的一些公司以及多家中國公司將獲得逾10萬顆GPU。根據外媒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報道,中國互聯網巨頭已經訂購了價值50億美元的英偉達芯片。
圖|中國公司采購50億美元英偉達芯片
多方消息稱,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向英偉達發出了價值10億美元的訂單,采購大約10萬顆A800芯片,今年交付。由于美國政府采取的限制措施,中國公司只能采購降級版A800芯片,它的性能要比英偉達的尖端A100或H100芯片弱一些。另外,他們還采購了價值40億美元的英偉達GPU,2024年交付。
誰最富有?
SemiAnalysis稱,按照H100 GPU的數量計算,Meta將排名世界第二。
那么誰是第一呢?谷歌。帕特爾和尼什鮑爾指出,這家互聯網巨頭是“世界上計算資源最豐富的公司”,具有“無與倫比的高效架構”。
幾年前,谷歌宣布自己已是一家“AI優先”的公司。很快,它將推出名為“雙子座”(Gemini)的下一個AI大模型,并且已經在訓練下一個迭代了。
OpenAI憑借ChatGPT搶占了先機,但是它要小心谷歌的追趕。
“谷歌已經覺醒了,他們的迭代速度將碾壓GPT-4,今年年底之前的總預訓練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將是GPT-4的五倍。在當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下,他們明年年底前的算力更是可以達到GPT-4的20倍。不過,至于谷歌是否有膽量在不削弱其創造力或現有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公開發布這些模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帕特爾和尼什鮑爾在文章中這么說。
另外,在“貧”、“富”兩組之間還有一個群體,他們一直從英偉達那里購買大量GPU,但卻沒有賺回他們的錢,例如加拿大AI獨角獸Cohere、沙特、阿聯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