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將ChatGPT等生成式AI用于教學,并發布使用指南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AIGC開放社區(ID:AIGCOPEN),作者:AIGC開放社區,授權微新創想轉載發布。
9月2日,哈佛大學最大的學術學院——文理學院,發布了關于在課堂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的使用指南。幫助老師、學生以安全、可靠地方式使用生成式AI產品。
早在今年2月ChatGPT風靡全球時,哈佛大學曾考慮禁止學生使用該產品。因為,哈佛的一些同學通過ChatGPT獲取了論文的核心論點,有的則直接將作業輸入到ChatGPT中獲取答案,這些都屬于作弊行為。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的深入,哈佛意識到,一味的禁止無法改變現實,應該順應技術潮流,并以安全的方式將ChatGPT整合到教育中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為了防止數據泄露、用戶隱私等問題,哈佛大學與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一個名叫“AI Sandbox”的工具,可以訪問目前多個流行的生成式AI聊天產品,并且確保數據是安全可控的,不會被第三方搜集用于訓練AI模型。
據悉,該指南由哈佛大學本科教育辦公室發布,并建立在7月份發布的“哈佛全校人工智能指南”基礎之上,重點是保護非公開數據的安全,要求教師不要將學生的作業,輸入到生成式AI系統中,避免數據被第三方搜集用于AI訓練。
不過該指南并未在文理學院全面實施,而是建議教授們在課程中對生成式AI的使用采取三種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限制政策、全面鼓勵政策和混合方法。
文理學院院長Christopher W. Stubbs表示,這份指南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教師要讓學生深度明白,使用生成式AI會對他們的課程會產生哪些影響。
以下是哈佛發布的初級生成式AI使用指南。
什么是生成式AI
生成式AI通過對海量數據的預訓練和微調,學會了擬人化的生成能力,可以根據文本提示自動生成圖片、文本、視頻、音頻、代碼等內容。哈佛大學支持老師、學生使用生成式AI用于負責任的實驗和學習。
但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牢記數據安全和隱私、合規性、是否符合倫理道德、版權和學術誠信等重要安全因素。
保護機密數據
根據哈佛大學的信息安全政策,不可以將機密數據(2級及以上,包括非公開研究數據、財務、人力資源、學生記錄、醫療信息等)輸入到,公開的生成式AI工具中,可能會被第三方機構搜集用于其他用途。
2級及以上機密數據只能輸入到,經過哈佛大學信息安全和數據隱私辦公室評估并批準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
對發布的內容審核
生成式AI自動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虛假、不準確、侵犯版權的情況。發布AI生成的內容,需要對其進行審核和負責。
遵守現有的學術政策
隨時查看學校的學生、教師手冊和政策。哈佛表示,隨著更好地了解使用生成式AI工具,學校將制定新的政策。
同時,教師應該明確地向學生教授和指導,關于在課堂和學術工作中使用生成性AI的政策。哈佛也鼓勵學生在需要時,向他們的導師詢問這些政策的具體內容。
警惕網絡釣魚
生成式AI可以幫助一些沒有編程經驗的小白,生成強大的網絡釣魚郵件和非法網站。所以,在使用和日常工作中時時刻刻小心這些非法內容,不點擊、不查看。
關于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成立于1636年是美國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全球最負盛名和最有影響力的大學之一。
哈佛大學一直在各大全球大學排名中位于前列,包括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等。哈佛的學術聲譽、教師質量、學生滿意度、研究影響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