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為什么堅持“可負擔的創新”?
8月22-23日,2023 DEMO WORLD企業開放式創新大會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隆重舉行。本屆大會由微新創想主辦,松江區經濟委員會、松江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國家級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松江區泗涇鎮人民政府、松江區佘山鎮人民政府協辦。
大會以“擁抱開放”為主題,邀請200+跨國公司及本土企業創新領袖,聚焦開放式創新,通過演講分享、報告發布、榜單評選、案例展示、需求對接等多種方式,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在行業中的流動,加速世界各地的企業在中國成長。
會上,復宏漢霖首席商務發展官、商務拓展副總裁曹平發表了名為《本土創新藥企的硬核時刻》的主題演講,精彩觀點如下:
1. 當我們談及企業的創新“硬核時刻”時,意味著要將企業創新作為基石,同時以社會責任感作為核心目標。
2. 無論企業是做out-licensing,還是in-licensing,首先要意識到你的整體價值,其中企業最重要的價值是你的團隊管理和人才。
3. 交易或談判,關鍵不在于你想要什么,而是在于理解對方在意什么,并針對對方的需求和顧慮,提供解決方案,從而為雙方創造價值。
以下為演講內容,由微新創想整理:
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今天我將就醫藥創新和國際商務拓展方面,分享復宏漢霖的體會和經驗。
先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加入復宏漢霖5年了,在此期間,從零開始,創建了復宏漢霖商務拓展團隊,涵蓋了in-licensing、out-licensing和strategic alliance。之前,我在施貴寶工作了8年,主要從事商務拓展。
今天我的主題聚焦“硬核”。當我們談及企業的創新“硬核時刻”時,意味著要將企業創新作為基石,同時以社會責任感作為核心目標。
對醫藥公司而言,如果研發的藥物無法被民眾廣泛承受,再出色也難以造福大眾。因此,13年前復宏漢霖成立之初,就確立了這一使命:持續創新,卓越運營;以優質生物藥,造福全球病患。
創新藥研發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事業。通常來說,創新藥從研發到獲批上市需要近13年的時間,耗費高達15億美元,其中,腫瘤藥物開發成功率僅5.3%。
創新藥主要分為哪幾類創新?一是機制創新,涵蓋新通路、靶點發現,靶點優化和抗藥性改善;
二是技術創新,包括靶點技術升級,如從小分子遷移到大分子、CAR-T等;劑型的創新,通過不同的藥物傳遞手段改善給藥頻率,提升療效。這些是中國企業的特長,包括復宏漢霖在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創新藥企業在政府和國家支持下迅速增長,展現強大活力。
三是臨床方面的設計與創新。許多藥物在差異化適應癥上有著潛力,同時借助生物標志物(biomarker)的引入,精準地針對特定群體進行臨床試驗的設計,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創新的焦點之一。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數據,看一下過去5年中國創新藥的發展情況:在IND申請數量方面,國產產品遠遠超過了進口藥物。然而,NDA申請數量,即上市申報,國產藥物的數量仍然遠不及進口藥物。
此外,我們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更多的中國企業開啟關鍵的臨床三期試驗,其數量已經接近美國。這一點無疑令人贊嘆,因為臨床三期試驗的投入及風險是相當大的。 由于政府和國家層面的強力支持,創新藥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事實上,大多數靶點仍然集中在成熟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有49%的靶點都是國外企業已經驗證過的,這種跟隨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發的風險,同時在技術層面的創新有所突破,如分子結構、模式選擇以及抗體開發,還包括抗毒性措施等……這類創新也使得中國藥企在全球范圍內的晚期產品中逐漸嶄露頭角。
無疑中國藥企在創新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仍有865個靶點至今未得到充分關注。沒有驗證過的靶點就意味著更高的風險與挑戰。希望今后的幾年,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聚焦新靶點,做出更多first in class的創新產品;
近年來,中國藥企在技術平臺轉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充分展現了我們在技術創新領域的優勢,同時也贏得了海外跨國公司的認可。數據顯示,僅在2022年,我們就實現了63個產品和十多個技術平臺的成功轉讓。中國藥企在技術層面、技術創新以及平臺創新方面已經贏得了國際大公司的認可和青睞。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復宏漢霖的產品線以及近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這也是復宏漢霖在海外市場表現優異的背景。
首先,我們的首個產品漢利康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生物類似藥,開創了新時代。第二個生物類似藥漢曲優代表中國制造的生物制品走向世界,已在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預計將在今年獲得美國FDA批準,有望成為首個中美歐三批的國產生物類似藥。此外,阿達木單抗、貝伐珠單抗以及PD-1漢斯狀等產品相繼獲批,我們已成功獲得5個自研產品的批準。
在過去5年,我們申請了117個IND、24個BLA,涵蓋多個適應癥領域,取得了100%的成功率,每一份申請都獲得了批準的優異成績。這些成績令我們深感自豪,同時我們也在努力保持著這一記錄。
得益于松江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有兩個商業化的廠子落地在松江:松江基地(一)和松江基地(二)。預計到2026年,我們的生產能力將達到144,000L。
在過去三年,我們已與24家全球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其中包括我剛提到的Organon,以及在2018年與Accord簽署的漢曲優交易,因此,漢曲優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美國、加拿大、歐洲、南亞、南美等主要地區。我們的品牌真正做到了走向世界,惠益全球的病患。
在進行全球性交易時,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我選取了以下四點進行分享。無論你是做out-licensing,還是in-licensing,首先要意識到你的整體價值,無論你是在銷售產品或技術平臺,你的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其中最重要的價值是你身后的團隊和人才。
作為商務代表,你代表公司與全球伙伴交往,你的目標是讓他們感受到你的企業是特別的,致力于建立長期戰略伙伴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完成產品的一次性出售。這一體會在我們與Organon簽署的交易中得以體現,該交易成為過去六年中生物類似藥領域交易額最大的,無論是首付款還是交易總值。
成功的關鍵在于,對方充分認可了復宏漢霖的價值,不僅是對公司過往的成績, 更是我們的企業文化、前瞻性的戰略思維,和十余年如一日對于質量的堅守打動了他們。
交易成功的關鍵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不要輕易假設,除非你詢問,否則你不會知道正確答案。在交易過程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不確定的情況,進行驗證。
理想的合作伙伴具備良好的商業能力、及信心實現許可產品商業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如何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呢?這就需要進行廣泛的盡職調查,從公司歷史、業績記錄、行業口碑,領導團隊到合作的協同效應,同時包括知識產權,訴訟,合規等方面風險評估。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交易失敗,合作關系破裂所引發的重大損失。
最后,勿忘初心。當與合作伙伴交往時,你承諾的初衷是什么,信守承諾,維護信任,是至關重要的。復宏漢霖與全球合作伙伴在業務擴展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功,這些合作伙伴,如Accord、Abbott和KGbio等,正不斷深化與漢霖的業務,這都源于我們兌現了交付承諾,與客戶建立了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
這些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并不容易。這不僅僅是一份合同,更是長久的戰略伙伴關系,雙方要堅守承諾,彼此信任,才能最終實現交易的價值。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創新時代對于創新領導者的要求,以及我個人的一些體會。當前,國際形勢并不樂觀,中美、歐美之間的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等等。面對挑戰,作為創新的領導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我堅信態度決定一切,要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不要將自己視為受害者,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糟糕的環境,為什么不考慮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呢?挑戰永遠與機遇并存,這就像是一場大浪淘沙,最終,優秀的領導者和企業一定會脫穎而出,屹立不倒。
在面對困境時要有耐心,而當你有了新的想法需要付諸實踐時,要有緊迫感,迅速行動。
對于你的計劃和設想,需要隨時進行審視及驗證,以確保你的方向是正確的,不要浪費時間,因為一旦失去了正確的方向,你會發現時間和機會都已經溜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堅持這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抓住機遇,最終實現成功。
在這個時代,信息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基礎,但智慧的真正積累來自于實踐。最后,用一個格言作為我們共同的激勵:“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謝謝大家。
更多活動大會一手信息,歡迎加入微新創想會員,現場聆聽一線投資人、頭部企業家精彩分享,掌握最新創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