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比亞迪李黔: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發展和投資機遇

8月22-23日,2023 DEMO WORLD企業開放式創新大會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隆重舉行。本屆大會由微新創想主辦,松江區經濟委員會、松江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國家級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松江區泗涇鎮人民政府、松江區佘山鎮人民政府協辦。

大會以“擁抱開放”為主題,邀請200+跨國公司及本土企業創新領袖,聚焦開放式創新,通過演講分享、報告發布、榜單評選、案例展示、需求對接等多種方式,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在行業中的流動,加速世界各地的企業在中國成長。

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會秘書、首席投資官李黔在主題演講中的精彩觀點如下:

1. 新能源汽車是對傳統燃油汽車一次全面顛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對燃油車顛覆的過程中實現了換道超車。

2.我們把產業變革上半場叫做電動化,把產業變革下半場叫做智能化。

3. 比亞迪的投資是完整的產業投資,我們完全是以上市公司為主體進行投資,也堅定圍繞著產業戰略的協同實現雙向賦能。一方面比亞迪為被投企業賦能;另一方面,我們更希望被投企業為比亞迪賦能。

以下為演講內容,由微新創想整理:

大家好,我是比亞迪集團的李黔。非常感謝南總和主辦方的邀請,有幸參加這樣一場創新創業者的盛會。今天我分享的題目是: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下的發展機遇。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迅猛,成為全球各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中國從2020年137萬臺到2021年的352萬臺,再到2022年689萬臺。今年從上半年數字看仍然保持了超過40%的高速增長。從滲透率角度來看,2022年全年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已達到25%,其年底12月的滲透率將近30%。今年上半年滲透率已提升到35%,電動車整個滲透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從全球來看,去年大概1000多萬臺的新能源汽車總盤子中,中國絕對是最大的市場。其次是歐洲和美國,再加上其他。今年歐洲和美國將繼續保持電動車高速增長。很明顯,電動車已成為整個汽車行業重大的革命性變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為什么新能源汽車發展得這么迅猛?

從全球來看,我們還是認為能源安全是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傳統的化石能源是人類祖先留給我們這代人最寶貴的財富,化石能源無節制開采情況下也會耗盡,能源是有限的。

從中國來看,石油的問題更為嚴重。中國石油對外依賴度已經高達70%,自產大概30%。一臺車每年消耗2噸油,每年石油消耗新增5000萬噸。油從哪里來是非常需要考慮的問題。尤其在當今國際政治環境中,如何減少對海外石油的依賴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汽車毫無疑問是解決國家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國存量汽車大概3億臺,在中國70%的進口石油中,大概70%-80%被汽車消耗掉了。如果中國所有汽車被電動汽車取代的話,我想我們對石油的依賴將大幅減少。

從大背景情況出發,比亞迪堅定發展電動汽車,比亞迪也堅定看好新能源、光伏、風電、水電等能源,我們相信未來整個能源結構也會發生一個重大變化。

此外,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還有環境問題。大家知道各國都在推出碳中和時間表。確實在經濟的高速成長中碳排放不斷增加。我國又是全球工廠,碳排放占了全球的30%以上,世界各國與中國也在不斷討論著如何能給賴以生存的環境、賴以生存的地球一個更友善的對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

我國已向全球作承諾,2030年達到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由于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歐美等發達國家較早實現了碳達峰。比如歐洲,大概上世紀90年代已經實現了碳達峰,美國大概在2000年左右實現了碳達峰。中國經濟仍然處在高速增長期,我們要在2030年碳達峰。歐洲、美國承諾2050年碳中和,我們2060年實現碳中和,所以要實現中國對世界的承諾,任務還是非常艱巨。我們爬了一個陡坡上去,又要從陡坡下來。類似于我們從珠峰左邊爬上去,又快速從珠峰右邊下來,確實是一個挑戰。其中,汽車行業占了整個碳排放的10%,是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傳統汽車已經有百年歷史,對全球也好、中國也好,全球燃油車的整個市場格局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份額。從中國來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中國是個汽車大國,并不是汽車強國。在傳統燃油車時代,20年前中國市場基本上都是為國外汽車品牌所占據。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在過去20年不斷努力,不斷發展。但由于歷史原因,與國外品牌在市場份額上差距比較大。當前中國整個自主品牌在中國市場也只占不到50%的市場份額,這和全球任何一個有自主品牌的汽車市場都是不同的。比如美國,一定是美國車占據主要市場;日本,一定是日本車占主導;德國,一定是德國整車廠是最大玩家。

新能源汽車是對傳統燃油汽車一次全面顛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對燃油車顛覆的過程中實現了換道超車。

現在自主品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里已占到75%,這源于兩個原因。一是發展起步上,中國電動車廠商與全球保持同步,甚至領先半個身位。二是新生的技術方向打開了巨大的市場。依賴于中國強大的市場以及中國強大的研發和制造能力,中國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是全球最強大、最完整、最高效的產業鏈。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甚至包括智能化的一些供應鏈體系方面,中國已經領先于全球。這也讓中國的電動車自主品牌既在中國保持領先,也在全球保持領先。隨著電動車滲透率逐步提高,我們認為可能到了2030年,中國品牌在中國市場應該占到70%以上的份額。

大家也欣喜地看到,去年開始中國汽車出口僅次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了。汽車工業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今年如果不出意外,中國有可能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高,中國品牌出口會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中國汽車正在全球汽車市場展現一股強大的“中國力量”。但另一方面,從全球來看中國的自主品牌車企進步很快,但單車利潤情況與海外品牌相比仍還有差距。

從國內競爭格局來看,比亞迪去年賣了186萬臺,已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領導者。今年上半年我們繼續保持著新能源銷量第一的位置,不出意外我們今年也將會蟬聯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比亞迪會繼續保持自身領先優勢,努力讓產業鏈更扎實、更高效,也會推出更多產品、更多性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如此波瀾壯闊的產業變革中,自然而然就會創造巨大的投資機會。我們把產業變革上半場叫做電動化,把產業變革下半場叫做智能化。

電動化經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我們目測技術已經趨于穩定,各細分賽道的龍頭已經形成。部分新技術和產業鏈,包括國內短板和國產替代上還有空間。智能化是下半場,才剛剛開始。新的技術將不斷涌現,而新的廠家,包括整車廠,包括智能化的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也會有巨大的進步機會。新的技術如何給消費者帶來差異化的體驗,也將十分重要。

過去四年內,比亞迪投資緊密圍繞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聚焦硬科技,關注國產替代,總共大概投了70余家的公司。比亞迪的投資是完整的產業投資,我們完全是以上市公司為主體進行投資,也堅定圍繞著產業戰略的協同實現雙向賦能。一方面比亞迪為被投企業賦能;另一方面,我們更希望被投企業為比亞迪賦能,在長期發展中提供戰略幫扶作用。

電動化的產業鏈方面,相對來說比較成熟,我們主要圍繞著電池、整車、電控、電機等領域進行投資。電池領域,我們在正極負極、隔膜、添加劑、NMP、銅箔鋁箔、鋰資源等方面做出了布局。電控領域,我們在碳化硅、襯底外延,還有電容膜、導熱界面材料以及熔斷器等方面做了一些投資。電機領域,我們布局了材料類和軸承。整車領域,我們在設備類、懸架類等方面都已進行了積極布局。

智能駕駛是未來整車競爭的一個主戰場。如何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為安全、更為智能、更為娛樂、更為便捷的智能終端產品,是比亞迪的使命。由此也會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我們在感知決策執行上做了充分布局。比如感知層面,我們在Mems、激光雷達、姿態傳感,包括激光雷達更深層的發射端Vcsel、接收端的Spad,包括高精地圖、毫米波雷達,我們都在做一些積極布局。我們也與算法公司緊密合作,在控制類的域控、線控方面也在做一些布局。我們始終堅持要為消費者提供最安全、最智能、最便捷的產品。

智能駕駛的底層邏輯是芯片,我們在半導體領域里也做了較多投資。這其中當然包含了部分國產替代的邏輯。比如說我們投了大算力芯片,也在模擬賽道里投入的比較多,涉及電源、ADC等。所有智能化的形成都離不開半導體的發展,半導體設計,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存儲等方面,我們都做了積極布局。

此外在應用場景方面,我們在生態應用的渲染、Micro-LED、AR-HUD、5G芯片領域做了積極布局。這一塊相信還會有新的創業者、玩家積極參與到整個產業鏈來。我們還投資了軟件類,包括未來自動化類,比如CAD,MES等。同時,在工業自動化檢測等檢測設備,包括上游鏡頭等,我們也都在進行布局。最近我們還投資了上海的機器人公司智元。

總而言之,我們緊緊圍繞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持續聚焦硬科技,堅持從國產替代和供應鏈安全的大邏輯下出發,進行投資布局,實現為比亞迪整個集團賦能,也努力實現對中國硬科技、對創業創新公司的產業賦能。

謝謝大家!感謝大家這么多年以來對比亞迪公司的支持和關心,期待大家繼續對比亞迪及比亞迪投資更多的關愛和支持。

更多活動大會一手信息,歡迎加入微新創想會員,現場聆聽一線投資人、頭部企業家精彩分享,掌握最新創投趨勢!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