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零食,兵來如山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作者:陳曉京,微新創想經授權發布。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我們身邊突然冒出了各種品牌的量販零食店。
它們主打低價、實惠,似乎進入這些店里,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零食自由。
這是零食行業許久不見的風口。在資本的助推之下,數十個品牌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借加盟模式瘋狂開店。
站在風口,豬都會飛???strong>一旦風停,摔下來的一定是加盟商。
蜂起
零食行業的賽道,已很久沒有這么熱鬧過了。
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我們身邊的大街小巷,甚至是縣城和鄉鎮,冒出來了各種各樣的連鎖零食店。2.3元一瓶的可口可樂、1.9元一罐的雪碧、1.2元/瓶的怡寶,還有常見的樂事薯片、伊利牛奶、衛龍辣條等,價格都遠低于超市和便利店。這種主打低價的量販零食店,吸引了一眾追求“性價比”的用戶。
到過長沙的人,有這樣一個印象,大街上充斥著紅黃兩色,紅色是茶顏悅色、黃色就是零食很忙、愛零食和零食優選。
零食很忙2017年創立于長沙,次年11月,門店數量突破百家。2021年2月,走出湖南,進軍江西市場,開始全國化布局。又是一年后,門店數量即突破千家,并于2022年內增至2000家。
據其官網披露,今年6月,旗下全國門店數量已超過3000家。由此來看,零食很忙今年新增千家門店的目標,僅花了半年時間,就已提前完成。
湖南是量販零食賽道最為擁擠的區域,除了零食很忙之外,叫得上名字的,還有零食優選、恰貨鋪子等,這兩個品牌的門店數量也分別有1000+和500+。2020年才在長沙成立的愛零食,來勢洶洶,自稱已在全國多省開出1000+門店,并喊出了3年開店3000+的口號。
而在零食很忙出省率先布局的江西,也有一個強勁的對手“趙一鳴”。
早年間,公司創始人趙定從事炒貨方面的生意,2012年,曾在湖南開過多家店,積累了零食行業的經驗。
2015年,他回到江西宜春,用自己兒子的名字注冊“趙一鳴”品牌,正式征戰量販零食市場。2020年10月,品牌開放加盟,于2022年初,走出江西,通過布局安徽市場,開啟全國化。如今,旗下門店數量2000+,并以每月新開200+門店的速度,快速奔跑。
據機構統計,截至今年3月,全國開店20家以上的量販零食品牌就有超過40個,門店總數接近1.5萬家。機構預測,未來全國量販零食門店有可能達到8萬家,甚至突破10萬家。
截至今年8月,連鎖門店數量超過千家的量販零食品牌,就有零食很忙、零食優選、愛零食(湖南),趙一鳴(江西),零食有鳴(四川),好想來(江蘇),糖巢零食(福建)等。它們共同組成了量販零食業態中,階段性的頭部玩家。
狂奔
幾乎無一例外,所有的量販零食店,都將“低價”、“便宜”、“省錢”、“不貴”等關鍵詞,打在門店最顯眼的位置。
那么,它們是真的便宜嗎?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對于已被大眾所熟知,價格透明的食品飲料品牌,量販零食店的確做到了真便宜,普遍比超市和便利店的價格低30%左右,這些,成為了給門店引流的利器。
一旦進入店內,就可以發現,售賣的散稱零食,絕大多數為非知名品牌或白牌產品。這些產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之上,明亮的店面加之燈光的照射,顏值和檔次瞬間得到提升,它們就是利潤所在。
傳統經銷模式下,一款零食產品從廠家到終端,要經歷區域代理、經銷商、終端等多個環節,層層加價后,導致終端零售價居高不下。
而且,品牌進入商超等渠道,都要繳納金額不菲的進場費、通道費、促銷費等,所有的成本,最終都要在產品價格上體現。
為盡可能降低價格,提升利潤空間,量販零食企業縮短供應鏈長度,直接對接上游廠商,并通過帶量采購、0賬期等條件,爭取議價空間。
量販零食店能擴張得如此之快,全靠加盟。
從各個品牌公布的加盟政策來看,開一家量販零食店,前期投入資金普遍在50萬元以上(不含店鋪轉讓費、租金等),理想狀態下,可以兩年左右回本。部分品牌為了吸引加盟、快速擴張,推出了限時免加盟費等優惠政策。
隨著市場進入者增多、門店加密、競爭加劇,戰爭一觸即發。
今年7月,某品牌宣布,如加盟門店100米范圍內,出現友商門店,商品可以直接打7.9折,最低5折,所產生的相應差價由公司補足。本月初,某品牌甚至通過現金獎勵+裝修補貼等方式,赤裸裸挖角友商的加盟商。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在目前市場混戰的市場環境中,加盟一家量販零食店,還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首先要考慮,你的店能不能達到平均每天過萬的營業額。當你的周邊密布同品牌和其他品牌的門店時,客流和銷售額該如何保證?
資本
任何一個風口的出現,背后都有資本在推波助瀾。
2021年5月,零食很忙完成了2.4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高榕等大資本;深耕休閑零食行業17年的良品鋪子,也注意到了量販零食業態發展的趨勢,一手孵化“零食頑家”,深挖湖北大本營量販零食市場,今年2月,又和黑蟻資本共同合計出資1.5億元,入股趙一鳴,借此征戰全國市場。
行業內融資節奏最快的,當屬發端于成都的零食有鳴。2021年4月,其第一家門店在成都雙楠開業,在短短一年半時間里,就密集完成了戰略輪、pre-A、A輪、B輪、B+輪融資,總金額數以億計。據公司官網披露,到2022年底,門店數量已達1000+,今年的目標是突破3500家,并在2026年達到1.6萬家。
除了良品鋪子之外,已有業外上市公司,關注到了量販零食的風口,下場布局。
做食用菌的萬辰生物,2021年登陸創業板,業績表現不溫不火,所從事的行業缺乏想象空間。
2022年8月,公司轉型做量販零食連鎖業務,通過收購關聯方旗下零食工坊相關資產和“陸小饞”品牌,快速打下基礎。后續,陸續與“好想來”、“來優品”和“吖嘀吖嘀”品牌團隊展開合作,共同開拓量販零食市場。截至今年6月末,萬辰生物旗下多品牌量販零食門店數已達1920家。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零食業務實現收入19.49億元,超遠同期2.48億元的食用菌收入。當期,公司業績由盈轉虧,也恰是受量販零食業務虧損所拖累。目前,公司正籌劃更名為“萬辰集團”。
在山東開超市的家家悅,也于今年4月,開出首家零食集合店“悅記零食”,上半年共計開店5家,目前已開放加盟。
當戰爭逐漸進入白熱化,行業內的橫向整合已經出現。
8月9日,零食很忙宣布出資數千萬元,戰略投資同城的恰貨鋪子。同一天,愛零食宣布正式控股成都的恐龍和泰迪。
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內的兼并收購只會越來越多,更多的則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不用懷疑,同樣的一幕,在其他行業已發生得太多太多。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