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平臺進入爆發期,網約車企業會不會重新洗牌?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有關部門的政策,還是行業協會,針對網約車企業,針對聚合平臺,都在陸續出臺規范和意見,各地相關部門對網約車的管理也越來越重視。
這些現象的背后,是因為網約車聚合平臺越來越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而來自上級部門的精細化、常態化監管,也進一步推動網約車企業從原來的流量爭奪模式,逐漸向服務能力競爭模式過渡。
高德地圖的新動作,也是一個風向標。
就在昨天,高德地圖和100家網約車平臺,共同發起“放心選 安心做”服務行動,重塑網約車基準服務、共建放心平臺。無論是開放出行大模型,還是車費保鏢、五星平臺服務標識等能力,都可以看到,在主管部門的精細化監管和聚合模式的推動下,整個網約車行業,都開始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服務上來。
從流量競爭模式切換到服務能力競爭,網約車平臺會不會有一波新的洗牌?
從流量競爭到服務能力競爭
回顧網約車行業的發展,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移動互聯網剛普及的時候,打車入口剛剛開始,技術為王,誰有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能力,能在第一時間做出網約車平臺,誰就能搶到先機。這一階段,高德地圖沒有下場入局,而是面向整個行業推出網約車技術解決方案,當時有99%以上的網約車平臺,都在使用高德的網約車技術解決方案。
第二個階段,是補貼燒錢階段。
當技術逐漸普及,隨著行業發展,流量成為行業的競爭核心,整個行業都開始補貼,瘋狂投放,打價格戰。這個時候,整個行業都在跑馬圈地,搶奪用戶,對出行服務的關注度自然就沒有那么高。
第三個階段,就是以高德地圖為代表的聚合模式出現之后。
聚合模式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改變。在聚合模式下,網約車平臺不再把注意力聚焦到搶流量上,而是更加注重服務,試圖以服務贏得客戶,從而獲得更多的流量資源。
整個行業的邏輯,也開始從流量轉到服務。
這個轉換的背后,也有行業的大背景原因。
根據易觀分析的統計數據,從2018年到2022年11月,網約車年均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速分別為19%、-13%、-9%、8%、-21%,這其中固然有疫情的客觀因素,但是網約車用戶的規模增長趨穩,已經是大勢,整個行業也開始進入存量競爭的階段。
按照市場規律,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之后,進行精細化運營,運營用戶,是企業的首選策略。而出行行業,也脫不開這個規律。
聚合平臺的多向加持
聚合平臺網約車的發展,也已經到了爆發期。
交通運輸部網約車行業運行基本情況顯示,自2022年7月首次發布聚合平臺月度訂單量以來,到2023年7月,網約車行業月度總訂單量增長1.26億單,其中有7900萬單來自聚合平臺,占增量的63%,聚合平臺已經成為網約車需求增長的主力擔當。
北方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主編紀雪洪,在《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里披露了一組數據。今年年初,報告專家組做了2000份關于聚合打車模式消費者調研問卷,和 1800份司機問卷,調研結果顯示,55.1%的乘客已經形成了優先使用聚合平臺打車的習慣。乘客年齡分布以20-40歲為主,21-30歲的年輕人占了47.6%,30-40歲占了36.2%。
乘客選擇聚合平臺的原因,一是便捷,更容易打到車;另外,聚合平臺有價格優勢,有29.8%的人,選擇聚合平臺打車,是因為價格更便宜,有21.2%認為聚合平臺更加安全可靠。
聚合平臺為什么能實現這么高的增長?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因。
對于網約車企業,高德有技術和流量的能力。高德地圖有豐富的出行平臺解決方案,以及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為網約車企業提供豐富的服務。
根據quest mobile報告,高德地圖在2023年4-6月的平均MAU為7.7億,排在地圖導航的第一名,僅次于微信、淘寶、支付寶。高德地圖7.7億的月活躍用戶,對于網約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
高德打車總經理李新華披露了一個數據,網約車平臺通過和高德的合作,獲客成本降低了超過90%以上。高德地圖上提供打車服務的網約車生態伙伴近,三年單量復合增速超過100%。
從外部來說,網約車行業的服務高低有明顯的地域性,也是聚合平臺的發展契機。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表示,網約車平臺服務質量存在區域化差異,服務質量與區域的投入度直接相關,一家平臺難以在全國都提供高質量服務。
以上海、杭州、寧波為例,根據當地有關部門的公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網約車平臺投訴率最低的是AA租車、悅道用車和美團打車。杭州交通運輸局公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杭州網約車平臺服務質量,則是旅程約車、曹操出行、享道出行排名前三。寧波則是享道、風韻、快來車排在前三位。
可以看到,在服務質量上,網約車市場呈現地域化、分散化的特征,一些在本地生根的企業,因為投入了比較多的資源,所以更具備區域優勢。
聚合平臺通過與本地更專業、更有優勢的網約車平臺合作,可以進一步提高網約車企業的服務競爭意識,讓用戶在各個城市都能體驗到更好的服務。
高德地圖加速行業洗牌?
從流量競爭轉到服務能力競爭,網約車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務能力上。在背后,高德地圖利用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可以持續為網約車企業進行服務能力加持。
稍微分析一下高的地圖推出的“放心選 安心坐”服務行動的內容,也可以看到,這一輪網約車服務能力競爭的背后,高德地圖的技術加持不容小覷。
“放心選 安心坐”服務行動大概有四個部分,都是圍繞用戶體驗的。
一個是網約車平臺基準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包括網約車企業的安全運營管理能力、運營效率、乘客體驗、客服保障,以及行業責任。高德地圖通過把這些維度的數據量化、透明化,對網約車企業的管理起到督促作用。
高德地圖以月為單位,對網約車企業在城市維度展開評價和考核,給得分高的企業給予流量激勵和推薦。對那些得分不太理想的企業,會進行督促改進。
基準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可以看做高德地圖對網約車企業服務的日常監督。
而高德地圖開放的安全出行大模型,則是對網約車企業的服務能力加持。
易觀汽車出行行業中心高級分析師認為,網約車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開始精細化管理,網約車市場的一大特征,是司機運營成為核心競爭力。司機在一線,與用戶接觸緊密,關系到用戶的出行體驗。對于網約車企業來說,如何管理司機,如何讓司機對工作產生認同感,增強他們的服務意愿,對服務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
高德導航的安全出行大模型,可以幫助網約車企業加強對司機的管理,提升乘客體驗。
高德地圖在行業深耕多年,有很多的數據積累。比如某個路段、某個路口的限速,發生過多少交通事故,什么時候、什么地段司機容易超速,超速到什么值,產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會高。網約車平臺基于高德的這些安全能力,對安全大模型做二次開發,可以對司機進行實時干預,通過語音播報,提醒司機及時剎車,放慢車速,同時,可以通過控制派單量對司機進行約束。
除了超速之外,急剎車、急減速、頻繁變道,這些情況,大模型也可以識別并進行管理。
高德地圖把安全出行大模型能力開放給部分合作伙伴,每天針對道路安全預警超過1000萬次,網約車平臺企業司機超速行駛的情況平均下降了18.4%。
除此之外,網約車企業還能通過大模型刻畫司機駕駛習慣,給司機畫像,對司機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教育。這種方式,要比之前通過給司機開大會教育,更有針對性,同時也更有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對司機的管理,同時也提高了用戶的乘車體驗。
高德地圖通過數據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網約車企業客服效率。
高德地圖將“敢坐敢賠”升級成車費保鏢,把原來承諾48小時內處理乘客投訴升級到36小時,網約車企業處理不完,高德地圖先行賠付。
能這樣做,是因為高德地圖可以分辨出司機有無繞路,計費行為是否標準等問題,通過識別訂單來進行判斷。同時,高德地圖把能力開放給網約車合作伙伴,幫助網約車平臺進行問題的處理。
有了高德地圖的大模型解決方案,網約車企業將100個問題降低到了10個,省掉了90個問題的處理成本。
另外,高德地圖還會基于消費者的評價數據,對網約車企業進行標注,對乘客起到提醒作用。給服務穩定的網約車企業,標注五星平臺,從而實現乘客的“放心選”。
網約車平臺,已經從流量競爭進入到服務能力競爭階段,行業將會迎來一輪新的洗牌。而以高德地圖為代表的聚合平臺,為網約車企業的服務能力進行技術加持,則會進一步加速這一洗牌的速度。
對于乘客來說,我們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