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圖靈獎獲得者Hinton加入這家由激光雷達巨頭前CEO創立的AI機器人公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阿爾法公社( ID:alphastartups),作者:阿爾法公社,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近日,在5月離開Google的圖靈獎獲得者Geoffrey Hinton宣布加入AI機器人公司Vayu Robotics,成為其顧問委員會的一員。
Vayu Robotics剛獲得12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Khosla Ventures領投,洛克希德·馬丁的風險投資部門、ReMY Investors等機構參投。
Vayu的專注領域包括最后一公里配送、工廠自動化和汽車。它擁有自己的AI基礎模型和創新型傳感器。
Vayu Robotics的CEO兼聯合創始人Anand Gopalan在創業之前是Velodyne Lidar(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激光雷達公司)的CEO,Vayu的其他兩位聯合創始人是Nitish Srivastava(Hinton的博士生)和Mahesh Krishnamurthi(曾在Lyft和Apple工作)。
看好AI在機器人的應用,Hinton加入自己弟子的創業公司
自Geoffrey Hinton在5月離開工作了10年的Google Brain,人們就在好奇他的下一步動向。他當時離開谷歌是對當前人工智能風險感到恐懼,他表示對自己的畢生工作感到非常后悔,在接受「60分鐘」節目采訪中也對“AI未來可能接管人類”的前景表示深深的擔憂。
Geoffrey Hinton是圖靈獎得主,也被譽為“人工智能教父”,他提出了人工智能領域奠基性的“反向傳播”算法,他的學生Ilya Sutskever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主導了現在這一波生成式AI革命。
Geoffrey Hinton的擔憂,主要就在AI的倫理問題。促使他加入Vayu Robotics的理由,是看中AI在機器人領域的巨大潛力,以及在這個應用方向上,AI倫理的問題更少。當然,還有他與Vayu Robotics的CTO兼聯合創始人Nitish Srivastava緊密的關系。
Hinton表示:“自離開Google后,我收到了很多加入初創公司顧問委員會的邀請,但都婉拒了。我決定加入Vayu Robotics的顧問委員會,是因為看到了他們在機器人領域使用AI的巨大潛力,這種方法結合了機器學習和視覺傳感器的共同工程方法。我期待再次與Nitish Srivastava合作,并指導Vayu團隊的成長。我相信Vayu的技術將提供安全、環保的解決方案,與許多其他AI應用相比,它的倫理問題要少得多。”
Vayu Robotics的CTO兼聯合創始人Nitish Srivastava在多倫多大學的碩士和博士導師,都是Hinton。在校期間,Srivastava開發了Dropout,這是一種防止過擬合的技術,它讓AI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強,更節能,更簡單。
Nitish Srivastava回應Hinton:”我渴望再次與Hinton博士合作,我不僅從這位機器學習領域最偉大的思想家那里親身學習,而且受到了他強烈的倫理驅動的啟發,這至今仍指導著我的決策。”
Vayu Robotics的首席執行官Anand Gopalan也對Hinton表示了歡迎:“在Vayu,我們不僅致力于以新穎的方式構建下一代機器人技術,而且還希望創造一個重視人類創造力和人際關系的公司。Hinton博士是這條道路的完美指引。”
Vayu的首席執行官Anand Gopalan此前是激光雷達上市公司Velodyne Lidar的首席執行官,更早前是公司的首席技術官,他也是斯坦福的電子工程博士,擁有多項光學、電子領域的專利,對于技術和經營都有深刻理解。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Mahesh Krishnamurthi則曾在Lyft和Apple工作,在傳感器方面有深厚積累。
對于新融資,Anand Gopalan表示:“Vayu正準備通過創造具有最佳運營經濟性的最低成本機器人來顛覆市場。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技術精湛的工程師團隊,他們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有專長。有了這輪最新的投資,我們的團隊已經準備好通過我們的首批客戶將Vayu的創新技術帶入市場。”
Khosla Ventures的合伙人Kanu Gulati分享了他對Vayu Robotics的投資想法:“在Khosla Ventures,我們早早下注那些可能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大膽創意。我們認為Vayu是首批利用先進傳感技術使機器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導航的世界級團隊,他們將機器人技術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大模型和新型傳感器支持的RaaS(機器人即服務)
Vayu Robotics中的vayu在梵文中意指宇宙中所有運動和能量流動的智慧,基于這個概念,Vayu的主要應用領域都指向了運輸行業。Vayu表示,新的AI技術的崛起使機器人能夠以創新的方式執行更多的通用任務,而且可以更低成本,更有環境可持續性以及擴展性。
比傳統攝像頭強,比激光雷達便宜
Vayu的技術基于三大支柱:新型傳感器、可擴展的機器學習技術和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它的產品主要是Vayu Drive(針對自動移動優化的基礎AI模型)、Vayu Sense(低成本、高效益的傳感器),Vayu One(機器人即服務交付系統,RaaS)。
Vayu Drive基礎模型讓Vayu One機器人更加智能,它計算效率高、可擴展性強,能夠適應各種使用場景。Vayu Drive使用現代化的機器學習方法,如自我監督學習,生成預訓練和離線強化學習開發。
Vayu Sense傳感器是Vayu技術的核心之一,雖然公司的創始人Anand Gopalan是激光雷達專家,Vayu卻沒有使用激光雷達和高清地圖,而是僅靠攝像頭配合特殊的算法來實現類似自動駕駛的技術。去掉傳感器,僅使用攝像頭為主的視覺方案來感知,已經是目前的一種主流解決方案。
與搭配激光雷達的方案相比,Vayu Sense在保證效果的同時,成本低得多。與傳統的攝像頭方案相比,Vayu Sense的效果則更好,它可以在無需照明的情況下提供高精度的3D感知,在Vayu Drive的加持下,它可以在惡劣或嚴酷的環境中使用,而且只需很少的實際數據。
Vayu One目前是一個針對“最后一英里配送”的機器小車。由于體積很小,它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運行成本,并且它的剎車距離很短,安全性更高。
Vayu Robotics目前已經有的應用場景是配送小車,但是以他們的技術成果,未來會布局到工廠自動化,汽車自動駕駛甚至航空領域,他們的新融資可以支持他們的技術探索。
機器人創業團隊既要懂技術,更要看清行業痛點
機器人在應用場景中的核心價值,在于它能夠在多大價值的領域替代多大規模的人力。在一個企業越核心的業務上,代替越多的人力,它對一個企業的價值和前景就越大。
機器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AI專家看好的方向,Hinton加入了他弟子創立的Vayu Robotics,Cohere的創始人Aidan Gomez認為機器人是AI的未來,OpenAI也投資了機器人公司1X。
在機器人領域創業的團隊,以往有技術專家主導的,也有行業專家主導的。但是隨著AI技術與機器人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一個機器人的創業團隊需要技術專家和行業專家的深度結合。技術專家能看清最新的技術趨勢,行業專家有足夠多的Knowhow,直到客戶最痛的點到底在哪兒,無論客戶有沒有把痛點擺在明處。
Vayu Robotics的創業團隊,則是這種團隊結構的升級版,它有行業專家Anand Gopalan(當過激光雷達上市公司CEO),也有技術專家Nitish Srivastava和Mahesh Krishnamurthi,再加上Hinton作為顧問,既可以把道路看得清清楚楚(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道路),又有足夠的力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融資上也有了一個大招牌。
機器人創業,在中國也如火如荼,各種清潔機器人,倉儲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層出不窮。前文說過,機器人在應用場景中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夠替代多大規模的人力。隨著中國工業化的持續升級,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以及低端制造工人供應的減少(年輕人都不進廠了),AI+機器人創業未來在中國會有廣闊的前景。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